醫養結合緣何難盈利
- 發佈時間:2015-04-17 05:32:03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為要照顧多病的父親,我差點患上抑鬱症。”佛山某三甲醫院的龔醫生説,有些養老院明確規定不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長者,請個保姆也不放心。長期自己一個人照顧久病臥床的父親,讓她覺得心力交瘁。
截至2014年底,佛山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4.76萬人,其中一部分需要長期的護理和治療,可是普通的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又不提供養老服務。在此背景下,佛山的一家民營企業嘗試在醫院旁邊開設高級養老機構,欲通過“醫養結合”的模式來破解“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養不了老”的難題。但由於市民的養老消費觀念尚未轉變,目前該養老機構的入住率較低,尚未實現盈利。
撰文:鄭光隆
難題
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養不了老
84歲的張伯患有哮喘多年,曾多次半夜在家發病差點致命。“最害怕的就是老人家半夜發病,萬一我們都睡著了沒有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張伯的女兒阿慧説,因為擔心父親半夜發病,她睡眠品質很差,導致長期失眠。而且張伯一旦病重就需要入院治療,經常奔波于醫院和家之間,更讓阿慧和家人都吃不消。阿慧想將張伯送到養老院,但考察了她家附件的多家養老院,始終不滿意。“有些養老院一個護工要同時照顧十幾個老人,怎麼忙得過來?一旦老人家突然發病怎麼辦?”
一個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0%及以上,就意味著該地區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佛山市老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止,按戶籍人口計算,佛山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4.76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16.79%。這意味著佛山早已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
老齡化總是與老年病相伴而行。今年佛山兩會上,九三學社佛山市委會提交了《關於創建醫養融合的老人醫院的建議》,指出目前患病老年人群就醫是一大難題。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佛山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景明是提案人之一,他認為,大部分養老機構只能提供起居飲食服務,容易耽誤了老人疾病的醫治。
“目前醫療機構是無法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佛山市某三甲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坦言,大醫院的床位長期緊張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社區醫院,尤其是位於中心城區的社區醫院,床位同樣緊張。患病的老年人在病情得到緩解之後,不可能長期留在醫院進行康復和護理。
破題
“醫養結合”模式破解養老難題
因此,有政協委員建議,佛山市民政、衛計和人社等相關部門應整合現有資源,制定佛山市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增加老年養老護理醫療保障機構的建設佈局,給予相關政策支援,並鼓勵民間社會資本加入其中。
實際上,佛山已有民營資本瞄準了“醫養結合”的商機。所謂“醫養結合”就是集醫療、護理、康復和基礎養老設施、生活照料、心理呵護等範圍于一體的養老模式。在順德,由民營企業投資,依託新容奇醫院資源而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樂善居”于去年11月中旬開始試營業。
“與公立的養老院相比,我們走的是高端路線,提供優質的醫養服務。”據“樂善居”的院長陳亞利介紹,“樂善居”致力於服務半自理、不能自理和失智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護理養生、休閒娛樂、心理呵護、人文關懷的養老服務,讓老人家享受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過上有尊嚴的幸福老年生活。
在陳亞利看來,對一些高齡身體有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家庭護理和普通養老院的護理達不到老年人需求的專業護理水準和醫療條件,導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專業的診治,而且在老年人突然發病時,往往會延誤第一搶救時間。而“樂善居”配備有專業的內科醫生、康復醫師、心理諮詢師、營養師、護師等團隊。有護士24小時值班,每個房間都配有緊急呼叫裝置和供氧系統,還設有一間設備齊全的急救室。此外,“樂善居”還與新容奇醫院建立了專科會診及雙向轉診制度,新容奇醫院的急診科和ICU也為“樂善居”開設了綠色通道。當老年人遇到突發病情時,可以得到及時的搶救,讓老年人的醫療安全更有保障。
探因
養老觀念沒有轉變導致入住率低
“樂善居”是“醫養結合”的高級養老機構,醫療康復、護理養生設施一應俱全,可提供系統的診療服務。條件如此優越的養老機構,按理應該客盈滿門。但是,據陳亞利透露,目前“樂善居”開放的130張床位,入住率只有20%左右,一時難以實現盈利。
據悉,根據所選擇的戶型及護理級別的不同,“樂善居”收費會有差別,收費最低為5320元/月,最高約18000元/月。陳亞利坦言,這裡的收費標準讓部分長者及其家屬感覺有點偏高,但“樂善居”主要是接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長者入住,提供優質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不但前期資金投入大,平時的運營成本也很高,其性價比已具有很大的優勢。
陳亞利指出,市民的養老消費觀念沒有轉變也是高級養老院入住率低重要原因。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市民雖然能夠承受高端養老費用,但是總覺得將老人送到養老院會有不孝的嫌疑。與此同時,卻因為老人得不到專業的照顧而感到心急。此外,有部分市民不捨得為老人投入較高的養老費用。“為何有些市民情願每個月花幾千元送小孩去貴族幼兒園,花上百萬元送小孩出國讀書,卻不願花錢將老人送到優質的養老院?”陳亞利認為,生命的“兩端”應該得到同等的投入和照顧。
■縱深
逐級佈局實現養老産業化是新出路
走高端路線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雖然能一舉解決老年人養老和醫療以及康復護理等問題,卻因入住率低而出現盈利難的新問題。
廣意醫療養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小滿指出,破解養老機構盈利難的問題,除了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之外,養老機構也可以在“醫養護”一體化的基礎上,通過“三位一體”的佈局,整合社會各界資源,走養老産業化的道路來實現整體盈利。
吳小滿説,所謂“三位一體”的佈局,是指通過結合物聯網、雲計算、現代通訊等先進技術,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三級養老體系。其中機構指的是開設養老機構,配備專門的床位和有資質的專業醫護人員,作為養老基地,主要接收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社區養老則是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長者日間照料中心等,解決一些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日間無人照顧和日常看病的需求;而居家養老則是將生活自理能力差,身體狀況不好的居家長者與附近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機構養老基地連接起來,一旦出現情況,養老機構立即派出醫生和護士到府處理。通過建立類似于社區醫院與三甲大醫院之間三級轉診的模式,視老人健康狀況的變化,在上述三個等級的養老體系中進行轉送,全方位滿足長者不同階段的醫養護一體化的需求。
此外,基於每位長者的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建檔等的大數據管理,優化配置社會各界的資源,“在經營上取長補短,以此來實現養老産業化,這樣或許可逐步實現整體盈利。”吳小滿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