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養結合兩條路:養老院有門診 醫院設養老中心

  • 發佈時間:2014-11-12 07:55: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堅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不少老人面臨養老與醫療的雙重需求,不得不在養老院與醫院之間輾轉。一些有護理需求的老人,乾脆在醫保定點醫院常年佔據床位,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在“醫養結合”的概念下,重慶市進行了探索。“醫養結合”的具體模式有哪些?還需要怎樣完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編者

  養老院請醫院進駐

  老人看病拿藥足不出院,有急症可走“綠色通道”直接住醫院

  不久前,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歌樂山門診部裏,辦了場別開生面的義診:登門者基本都是“花白頭髮”,並且還不乏三五成群的“老夥伴們”。原來,這家門診部就開在重慶合展天池老年護養中心的裏邊,當天的義診專門面向老年人,出診的也都是老年病方面的大夫。

  讓門診部進駐養老院,合展養老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彬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了一番權衡。

  合展天池老年護養中心擁有700張床位,是重慶市規模較大的民營養老機構。老年人難免多病,如果在養老院就能看看小病,自然是最好的。

  如何讓養老院和醫院牽手,擺在郭彬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自己籌建一個醫務室,或是引進公立醫院設點。但郭彬幾經掂量,得出了結論:“籌建醫務室要聘請醫生、護士,還要購買設備、藥品,運營成本高,而且醫護人員待遇低、承擔風險大,估計不願意來。”

  郭彬選擇了第二種方式——護養中心和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達成了合作協議:護養中心提供場地,醫院提供設備和藥品等,派出醫護人員,在護養中心內建立門診部。

  就這樣,護養中心和門診部都在2013年開業了。醫院每季度都會組織講座、諮詢,老人有什麼病痛,可以直接到門診看病拿藥。老人有突發病和急症,還可以走“綠色通道”,暫免手續,直接住院。如果需要,老人可以到門診進行康復治療和護理,病情痊癒後,再回到護養中心。

  “與醫院合作,解決了養老機構只能養、不能醫的問題。有了門診部,護養中心就只需要負責測血壓、測血糖等,運營成本降了下來,我們也實現了盈利。”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郭彬評價道:“現在看來,這種選擇是正確的。”

  醫院自建養老中心

  老人在養老區、慢病區、醫院本部之間流轉,緩解病床短缺壓力

  除了養老機構拓展出醫療功能之外,也有醫療機構拓展出養老功能的例子。

  重慶青杠老年護養中心裏,79歲的邱代貴婆婆,正在康復器材的幫助下練習走路。去年,邱婆婆遭遇了腰椎壓縮性骨折。治療出院後,還需要長時間的康復訓練。普通養老機構不能做康復訓練,如果不住院,就要在養老機構和醫院間來回奔波。

  住進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護養中心後,邱婆婆的困難迎刃而解:“我平時可以住在養老區,需要康復訓練時到中心的康復科,有醫生護士照看,家裏人也都放心了。”

  青杠老年護養中心,依託醫院的醫療資源和醫護團隊,集養老、醫療、護理、康復於一體,補上了養老機構在醫療服務上的“短板”。

  談及設立老年護養中心的初衷,中心常務副院長鄧慶表示,由於傳統養老機構的醫護服務功能欠缺,需要康復、護理的老人,通常選擇常年住在醫保定點的大醫院。如此佔據床位,既浪費醫療資源,也給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正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

  記者看到,青杠老年護養中心設有養老區(含自理區、介護區、護理院)、慢病區(含老年病、神經系統疾病、康復理療)等不同區域。鄧慶介紹説,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失能程度,會安排老人入住不同區域。

  養護中心還有一套養老區、慢病區、醫院本部之間的迴圈轉區機制。當老人生病時,可立即轉到慢病區;如果病情加重,便可通過“綠色救治通道”轉往醫院本部;待病情穩定後,再轉回慢病區或養老區。自2012年12月青杠老年護養中心運作以來,養老區轉入醫院本部診治47人,其中36人病情穩定後轉回養老區。

  “醫養結合模式下,既減輕了綜合醫院病人長期‘壓床’的壓力,使緊缺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又降低了病人的開銷,同時解決了老人養老過程中的醫療救治問題。”鄧慶説。

  醫養結合如何完善

  目前大多社會養老院無力自建醫療機構,應鼓勵醫院輸出資源或自辦養老

  面對醫院進駐或自辦養老院,人們不免擔憂:這兩種“醫養結合”模式,在實際運轉中有沒有什麼問題呢?

  進駐養老院的醫院,會不會有人手方面的壓力?從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歌樂山門診部的情況來看,門診部的部分大夫是退休返聘的老專家,3名護士也是醫院單獨劃撥編制進行招聘的。因此,門診部的醫護人員配置,不會過多佔用醫院的人力。

  進駐的醫院,效益如何呢?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病科科護士長曾穎表示,由於很多老人有各自的醫保定點醫院,所以歌樂山門診部目前的門診量為每天一二十人左右。但是,歌樂山鎮是重慶市養老機構較為集中的地區,養老床位達6000多張。與短期之內實現盈利相比,醫院更加看重的是自身覆蓋面與影響力的拓展。

  至於醫院自辦養老院,又會不會出現亂收費的問題呢?就青杠護養中心的情況來看,其收費標準分兩大板塊:養老闆塊按照有關規定自主定價,並已在物價局備案;醫療板塊(慢病區)執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標準,可以醫保報銷。治療結束後,病人是回家休養還是到護養中心休養,醫生會給出建議;但選擇權在於病人,醫院不會強制病人入住護養中心。

  “‘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目前的大多數社會養老機構,還不具備自建醫療機構的條件。”重慶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的負責人王福敏説,得出這一結論的原因有三:一是自建醫療機構的軟硬體門檻高,對於微利的養老院來説是一筆較大投入;二是養老機構的薪資待遇低、上升空間小,難以吸引專業醫護人員;三是大部分養老機構的醫療活動未納入醫保報銷。

  “在這種情況下,醫院輸出醫療資源,與養老機構合作,是一種較好的方式。”王福敏説,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應引進醫院,設立門診部;規模較小的養老機構則應與醫院簽訂協議,定期開展醫療服務。“這可以形成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養老機構可以補齊醫療短板,醫院可以擴大自身的覆蓋面與影響力,老人可以在養老的同時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王福敏還表示,因為公立醫院具備良好的設施、技術、服務能力,其自辦養老機構具有明顯的優勢,可鼓勵一些較大的醫院辦“醫護養”一體的養老院。

  重慶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則指出:“除了機構養老,大部分老年人採取的是居家養老的方式。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其他醫療機構的作用,實現‘醫療服務’和‘居家養老’在機制上的無縫對接,將有利於推廣‘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

  醫療和養老 怎樣手牽手

  頂層設計

  ■2013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

  要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保險等領域互動發展

  ■2013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要求:

  各地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

  建立社區醫院與老年人家庭醫療契約服務關係,開展到府診視、保健諮詢等服務

  在醫保方面,完善報銷制度,切實解決老年人異地就醫結算問題

  各地探索

  ■北京

  提出所有養老機構和養老照料中心都要具備醫療條件

  醫養結合方式包括獨立設置、配套設置與協議合作

  ■南京

  養老內設醫療機構,低門檻納入醫保定點

  對康復護理機構實施床日單元結算

  提高家庭病床報銷比例

  ■安徽

  鼓勵擁有1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納入醫保定點範圍

  引導部分醫院轉型為老年護理院

  ■江西

  全省已有12家養老機構獨立設置老年醫療機構

  153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所(站、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