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跑得快死得快”微信傳言靠譜嗎?

  • 發佈時間:2015-04-13 08:32:14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醫生建議:跑步要設上限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在我國各地將舉行40多場馬拉松比賽。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跑步熱”在國內方興未艾。然而,近日一則“跑得快死得快,跑得多死得多?”的“研究成果”在朋友圈瘋傳,給“跑步熱”潑了一盆冷水。這種説法到底靠譜嗎?

  常跑步的比不好動的死亡率高?

  跑步,作為一種最簡便易行的鍛鍊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網民崔先生就是位跑步愛好者,他參加過多次馬拉松比賽,但近日朋友圈瘋傳的一則消息讓崔先生開始糾結。“報道説,最新研究表明跑得快死得快,跑得多死得多。”

  崔先生所説的消息顯示,丹麥科學家進行了一項長達12年、涉及近1500名研究對象的跟蹤調研。研究人員跟蹤了兩組不同人群的健康狀況。一組是1098名跑步愛好者,對比組是413名每日久坐、不參加運動的人。在12年的追蹤中,跑步者組已有128人死亡,不運動組裏僅死亡28人,前者的死亡率要遠高於後者。消息一齣,立即引起了不少跑步愛好者的擔心,這到底靠不靠譜?

  “無論進行什麼運動,過度肯定有害。跑步過度,同樣會加重心臟負擔”。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醫院心內專家蔡衛東主任表示,跑步過度確實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不僅不能鍛鍊身體,反而可能增大健康風險。

  蔡衛東建議,在跑步時應該將心跳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最好不要快於每個人的最大運動心率。只有這樣,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控制跑步量、跑步時間和跑步速度等。

  丹麥這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也表示,過量運動,會讓心臟負擔過重,從而造成心臟與主動脈的結構變化,引發猝死。馬拉松長跑比賽不斷發生選手猝死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個結論。

  過度跑步除了會傷“心”外,還可能損傷關節等器官。濟南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專家張寶峰表示,人體過度跑步就和汽車過度行駛的道理差不多,過度跑步會對關節軟骨面有一定的磨損,容易引發退變性關節炎等疾病。想既鍛鍊身體,又無副作用,每個人要控制跑步量、跑步時間、跑步距離以及跑步速度等。

  跑步目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樣

  蔡衛東表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千差萬別,因此沒有固定的標準運動量。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適當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如果本身患有心臟疾病,就不能採用跑步的鍛鍊方式。

  對一般健康人來説,合理的跑步頻率最好是一週3次,隔日跑1次,每次30分鐘、5公里左右,以有氧跑步為宜。跑步的目的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為了減肥,跑步後還應配合力量訓練。如果是為了消除疲勞,調整亞健康狀態,還應配合科學的膳食措施,特別是要注重提高早餐品質。

  在跑步時間上,如果是為了減肥,早上在空腹狀態下慢跑最能幫助消耗脂肪;如果是為了消除疲勞,提高睡眠品質,那麼睡前適度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跑步都要設定上限,而且要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先從慢跑開始,並逐步增加跑步距離。每個人都要結合自己的體質特點合理控制跑步量與跑步速度。(據《齊魯晚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