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四市被列為重要支點城市

  • 發佈時間:2015-04-10 14:31:1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煒雋 李緒廷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3月28日,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其中,在內文第六部分——“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裏明確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從歷史角度看,廣東在“一帶一路”中優勢明顯。自古以來,商貿發達、對外交流頻繁是廣東的一大特色。唐宋時期,廣州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最重要的遠洋航線。清朝閉關鎖國時期,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許經營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山東人闖關東,廣東人下南洋”,廣東不僅是外貿活躍之地,也是熱衷於“闖世界”群體之一。如今,遍佈世界的華人華僑是廣東“引進來”“走出去”的一大優勢。

  古往今來,廣東都是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重鎮,與其獨有的地理優勢密切相關。廣東瀕臨中國南海,位於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地理位置優越,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東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隔海相望,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大洋洲、中東和非洲等地區的最近出海口。江海交匯處,既給了廣東深厚的腹地,為廣西、雲南等內陸地區對接東南亞提供了便利,也給廣東廣州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路的戰略中提供了新機遇和新平臺。

  梳理“一帶一路”優勢,改革開放是廣東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用改革開放破除發展掣肘、增添發展動力、增創發展優勢,是過去30多年廣東經濟領先的“致勝法寶”,也是廣東在新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的“關鍵一招”。敢想敢幹、低調務實的作風,在“一帶一路”建設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擴大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規模、新開通一批廣東省與海絲沿線國家的新航線、共同推進與東盟地區陸路通關便利化、開通海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平臺……2014年,廣東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達到了1200億美元左右。廣東正在按照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行規劃部署、穩步推進,再顯主力軍與排頭兵風采。尤其是廣東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實施,將助推廣東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一帶一路”。

  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創輝煌。于廣東而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將創造更強的綜合實力。各方要順勢而為,充分把握認識、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客觀要求,主動參與“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形成發展的新動力和增長點。

  (陳煒雋李緒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