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車險比價 動了誰的奶酪?(圖)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34:03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同一款20多萬元的車,投保同樣的車險,保費竟差千元以上。被網友戲稱為“比價神器”的車險比價平臺瞬間火了,也讓不少車主恍然大悟,“原來挑個合適的保險公司能省不少錢!”本月起,車險費率改革試點方案開始實施,在車險費率市場化的道路上,車險比價平臺可謂生逢其時,不僅道出了車險價差的行業秘密,也讓險企公開呼籲聯合抵制比價平臺。

  專家表示,車險比價平臺不應該成為價格戰的“導火索”,而應該成為車險服務和價格更加透明的“試金石”,只有這樣,車險費率市場化才能讓更多的車主受益。

  比價

  同車同險相差1000多元

  記者體驗發現,在某比價平臺上,一款價值20余萬元的德係SUV,輸入車輛資訊後,選擇同樣額度的車損險、三者險以及盜搶險,4家公司給出了4個不同的報價,最高的5308元,最低的3756元,兩者相差了1500多元。不僅如此,以一輛價值38萬元的中級車為例,投保同樣額度的商業車險,各家公司給出報價相差更多,最高的1萬元出頭,最低的6000元出頭,差了4000元。

  “我以前都沒注意這些,始終在同一家保險公司投保,續保時給點小恩小惠我還挺高興。但是從來沒想過,車險價格竟差別這麼大!”市民李先生比價之後驚訝地説。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車的價格越高,保費相差越大,價差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其中,大的保險公司價格高,中小保險公司價格低;如果按照保費總額計算,商業車險報價最多相差40%。

  機會

  車險費率改革試點啟動

  記者梳理髮現,從去年開始,主打車險報價、比價功能的第三方平臺陸續上線,手機應用軟體“OK車險”、微信公眾號“最惠保”,甚至搜索引擎百度、谷歌都來“參戰”,各家也都採取一系列行銷手段吸引眼球。在這些比價平臺,車主只要輸入車輛資訊和投保方案,就可獲得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

  本月起,《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開始實施,方向就是鼓勵保險公司自主定價、鼓勵競爭。這意味著不同車型、不同車主,不同險企的報價會差異更大,“比價”將成為眾多車主的迫切需求。

  那麼,同車同險的情況下車險報價究竟差在哪兒?某大型險企保險精算師劉先生介紹説,各家險企的風險控制定價模型不同,基礎的數據不同,對同一車輛的判斷就不一樣。此外,即使是同樣的險種,理賠服務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價差的存在。

  封殺

  險企為何呼籲抵制?

  對於車險比價平臺,近日某大型財險公司提議行業聯手“封殺”車險比價,其給出的原因是比價誘導客戶“唯價格導向”。那麼,小小軟體為何讓保險公司大動干戈?“價格是車主換保險公司的主因,此前價格並不透明,現在比價平臺説出了秘密,這對保險公司來説可謂風聲鶴唳。”本市某保險公司電銷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型險企和中小險企對比價平臺的態度不一,車險比價衝擊的主要是續保車主,大型險企擔心自己的市場份額,而中小險企則盼著“分走蛋糕”,借助低價來做大規模。

  未來

  不只比價還要比服務

  對於比價,私家車主譚女士表示,“比相差幾百元的保費並不是重點,險企的服務是否高效便捷才是重要指標。”此外,不少車主還是忠實于大牌險企。申萬宏源分析師孫婷表示,比價平臺讓車險價格更透明,車險的盈利空間或進一步收窄,未來將是價格與服務的雙重競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車險比價平臺的發展,將得益於車險費率改革推動。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企業、部分保險公司看好比價平臺,也將為平臺發展帶來活力。爭奪市場份額也好,搶奪續保客戶也罷,與俘獲車主的人相比,俘獲車主的心更為重要。無論如何,充分透明的市場化競爭,最終受益的肯定是消費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