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方面社保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4-08 01:00: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華戚聿東在《經濟與管理研究》撰文指出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的社保改革有三個方面。

  一是減輕社會保障負擔需要堅持“內外”雙平衡機制。目前與非國有企業和國外企業相比,中國國有企業的社會保障負擔較重,因此在明確國有企業競爭力與社會保障關係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減輕企業社會保障負擔提升競爭力將是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提到,要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需要堅持“內外”雙平衡機制,即社會保障制度內平衡和社會保障制度外平衡——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繳費負擔適當且一致。在劃定政府、企業和個人責任分擔機制的基礎上,養老保險要按照代際負擔平衡和基金收支平衡有結余的原則確定繳費率;其他保險按照大數法則測算基金收支平衡有結余的原則確定繳費率。國有企業競爭力與社會保障負擔互為依賴,還應綜合考慮企業負擔率確定繳率,並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遵循繳費的“國民待遇”,這也是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重要方面。

  二是國有資本收益可以作為減負後的籌資來源之一。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産權制度,國家代表全民出資成立國有企業,企業的財産是全民的,基於此,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體現全民共用收益的特徵,考慮社會保障包含項目的特徵,養老保險是在勞動者年老後提供的物資保障,社會救助、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項目均是對特定群體進行的保障,都不具有全民共用特徵,唯有醫療保險是面向全民,因此應為全體國民建立國民醫保賬戶,每年以國有資本收益的一定比例注入該賬戶,體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越性和國有企業的特殊性。

  三是降低社會保障負擔率,促進社會保障基金“正向積累”可能性。儘管社會保險是一項強制性制度,但存在為數眾多的企業想方設法逃避繳費,例如,上海2002-2004年對企業的審計結果表明,將近80%的企業存在逃避繳費問題。世界勞工組織也提出應對社會保險參與不足問題的首要的政策建議是降低繳費率。可見社會保障繳費負擔率影響企業參與繳費的行為,繳費負擔越重,企業産生欠費的動機越強。相反,如果適當降低繳費率會激勵企業的繳費稅極性,不僅不會使社保基金縮水,反而會因繳費群體增多使社保基金稅累更加豐盈,從而産生降低費率卻促進基金的“正向積累”效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