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變成新資産(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 發佈時間:2015-04-07 03:54: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可邑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西三鎮螞蟻村委會,是個住著700多人、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彝族自然村,彝族支系阿細人世居於此。
“年輕人出去打工的越來越多,可邑村的人可就越來越少咯。”一年前,説起村子的未來,可邑村村支書畢輝不無焦慮。可如今,他躊躇滿志:“保護可邑成了咱村的支柱産業,未來爭取可邑人全部在可邑就業。”
發展旅遊,老村子成了新景點
記者在可邑村看到,老屋青瓦黃土墻,新房壁畫磚墻黃,都是一樣古色古香。雖非週末,遊人卻絡繹不絕。
“老村子房屋建築密集,採光也不好。”説起老房子,村民黃蕊大姐抱怨道。外出務工返村的年輕人,更是住不慣老房子,有些乾脆拆了舊房建起了新房。
拆舊房建新房,當地政府著了急,接連出臺規定要求不得擅自拆除老房子。可群眾也有理由:房子倒了怎麼辦?
螞蟻村村支書曾虎龍介紹,可邑村現存的絕大多數房屋都是有上百年曆史的土木框架式彝族土掌房,“房子沒人住,就容易招蟲蛀,即便不拆也會自己倒塌爛掉。”
對當地政府和可邑村民來説,老房子都成了負擔。
為此,“近兩年,我們讓村民在規劃用地上按圖紙建新房,政府又引進資金建設了部分旅遊服務設施,既保住了老房子,又招來了新遊客。”西三鎮黨委書記姚治明説。
老村子成了新景點,越來越多的城裏人來到可邑村。村民曾大姐告訴記者,村子開發後,她的小商店每天的營業額翻了兩番。“整棟新房一天2000元,週末節假日得至少提前一個月預約客房。”村民畢大姐將自己家的新房租給了城裏來的投資客,自己又給投資客打起了工,工資一月1700元。由於新房有限,投資客葉曲租了幾棟老房子,改造後也當客房。“主要針對那些希望體驗原生態阿細人生活的高端遊客。”葉曲説。
負責開發可邑村旅遊的公司每年拿出1200元補貼各戶,讓各家做好舊房日常維護和村莊環境保持,原來的糞堆草堆也都沒了蹤影。
吸引遊客,要靠當地傳統文化
旅遊保住的除了老房子,還有阿細人的傳統文化。
走在可邑村,隨處可見反映阿細族生産生活的壁畫。“姑娘背柴,小夥提水,這組畫展現的是我們可邑村的婚俗。”姚治明説,遊客僅僅是逛一圈,給村民帶來的收入有限。真要對遊客有吸引力,還得靠傳統文化。
“彝族人會説話就能唱歌,會走路就能跳舞。”畢輝説,村裏現在組建了60余人的歌舞隊,遊客可邊吃飯邊看表演,飯後燃起篝火,還可以親身參與阿細跳月。歌舞隊中67歲的畢桂雲大媽格外引人注目,樹上的葉子到她嘴裏也成了樂器,葉子一響,一月就能收入千余元。“平時還不耽誤農活。”畢桂雲説。
刺繡是彝族姑娘的必備技能,可年輕人外出打工,雖然還會刺繡,卻不再常用;小孩因為難以見到長輩刺繡,不少孩子都已不會這項技能。“我們準備把年輕人組織起來組建刺繡合作社,讓刺繡也賺錢。”姚治明説。
“現在州里正在打造民族生態文化走廊,從城裏的湖泉溫泉景區、錦屏山彌勒大佛、花口到可邑形成一條民族文化生態環線,讓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可邑體驗阿細文化。”姚治明告訴記者。
阿細人外出打工得説普通話,不少在外出生的小孩已不太會講阿細話。畢輝擔心,沒了語言環境,阿細話會不會也逐漸消亡。“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留了下來,阿細話的傳承應該沒啥問題;外來遊客多了,我們普通話説得也會越來越好,出去工作交流也沒障礙了。”畢輝説,“希望帶著村民靠保護古村、傳承阿細文化實現富裕。”
“遊客來了,老房子就保住了;在村裏就業,傳統文化就活了。”姚治明説,“如今,許多遊客到可邑,都是奔著體驗阿細文化而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16 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