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車改豈能議而不決(紅船觀瀾)
- 發佈時間:2015-04-07 03:56: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車補的發放以及公車拍賣的持續進行,中央和國家機關車改已按規定的“時間表”上交答卷。按照2014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設定的時間表,中央和國家機關車改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車改應于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
時間不等人。時限已過半,距地方車改的完成時間僅剩8個月,但縱觀地方車改情況,卻讓人樂觀不起來。雖然部分省份已經提交了車改的初步方案,有的省份也已啟動車改,但仍有不少地方遲遲未見行動。曾有媒體詢問,或答曰“方案還沒制定,不太清楚”,或答曰“現在不方便説”。
一些地方對車改議而不決,或者動作遲緩,有其客觀原因。地方除了需要處置大批公車外,還得解決好車補標準如何劃分等複雜問題。地方車改涉及省、市、縣、鄉4個層級,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幹部的職責及公務出行次數不盡相同,經常下鄉與不常下鄉的幹部所支出的公務出行費也存在差別;同時,不同行政區劃的轄區面積和自然地理條件也千差萬別,外出辦事往返一次需要300公里的交通不便地區與只需20公里的平原地區的費用支付及標準也需有所區分。眾口難調,如何制定車補標準才能既做到有效防止浪費,又能保障領導幹部公務出行之需,這些都有賴於精細的制度設計,改革方案的制定出臺不可謂不困難。
但是,客觀存在的“難處”,不能成為車改議而不動的藉口。中央層面已經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車改涉及的重要內容,如公務用車處置、司勤人員安置、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作出了科學翔實和較為剛性的規定,《意見》也為地方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車改留出了足夠的空間。只要下定決心改起來,各地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案,其實真的沒有那麼難。
説到底,地方車改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還是車改將觸碰特殊利益群體的“奶酪”。很明顯,改革前,一部分領導幹部享受專車待遇,“出門有人接,有人開車門,到哪兒都不需要為停車發愁”,一些領導幹部甚至認為“有專車就是有面子”。車改一來,專車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月1000多元的車補,這讓一些人心理上出現了落差,不想太早放棄“特權”。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車改試點地方的車補遠高於國家標準,甚至高出一倍多,車改後,這些地方的部分幹部車補標準可能得從兩三千元降到1000多元,心裏自然也不痛快。
應當認識到,公車必須改革,中央對車改已經下了死命令、定了嚴規矩,不僅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是必然,對過高的車補進行調整也是必然。要看到大趨勢,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一些領導幹部享有的“特權”必然將一項一項地被取消,車改無疑是轉變部分領導幹部“官念”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領導幹部須積極主動適應變化,自覺做到講政治、守規矩,帶頭支援、推動車改,保證車改按時“交卷”。
什麼叫大局意識?什麼是責任擔當?車改就是一塊試金石。那些遲遲未動起來的地方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換擋提速”,絕不能拖改革的“後腿”,更不能讓車改在半途“熄火”。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17 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