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繳納社保壓力有望減少
- 發佈時間:2015-04-07 03:55: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閱讀
養老金累計結余超過3萬億元,近幾年不會出現支付缺口。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養老金支付壓力將日趨增大。
社會保障基金是養老金的“預備隊”,一旦後者出現缺口,社保基金就會頂上來。近年來社保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總體收益遠遠跑贏通貨膨脹率。
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一個有效渠道是劃撥部分國有資産補充社會保障基金,這樣也能為降低社保費率創造條件,有望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繳費負擔。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依法審慎合規、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拓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範圍,穩定和提高投資收益,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消息一齣,即引起社會普遍關注:這個社保基金跟大家的養老金有什麼關係?未來養老金會不會出現缺口?補充養老金不足,錢從哪來?
社會保險基金是主力軍,社會保障基金是預備隊
“社會保險基金與社會保障基金,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兩者的功能和作用有明顯不同,運作方式和資金來源也不相同。”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解釋説,社會保險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由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公共財政安排的部分資金。它一共由7項保險基金組成: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居民社會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居民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基金。“人們平時説的養老金以及看病報銷的醫保,都是從社會保險基金中支出的。”
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則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由中央政府集中的國家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中央財政撥入資金、國有股減持轉持所獲資金等及其投資收益等。
“簡單地説,社會保險基金是社會保障的主力軍,負責平時對人們養老金的支付、醫保報銷以及工傷失業救助等;而社會保障基金是預備隊,目前並未安排具體用途,這筆錢儲備在那兒以防萬一。”白景明説。
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説:“社保基金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基金,俗話講是老百姓的養命錢,一旦未來養老保險基金出現缺口,這部分錢就能夠頂上來。”
養老金結余超3萬億元,近幾年不會出現支付缺口
很多人關心,目前社會保險基金運作情況如何?養老金缺口什麼時候會出現?
財政部近期公佈的預算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9186.46億元,支出33669.12億元,年末滾存結余50408.76億元。
“這表明,去年整個社會保險基金賬上的余錢,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具體到養老金,累計結余也有3萬多億元。可以肯定地説,目前我國養老金支付不差錢,缺口近幾年不會出現。”白景明認為。
從近兩年的趨勢看,養老保險繳費收入的增長,均低於養老保險支出的增長,養老保險徵繳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繳費與支出差距加大,前些年積累的余錢就得慢慢往裏搭。有專家測算,我國養老金缺口或在2030年左右出現。
“我們現在是未雨綢繆,為十幾年後可能發生的狀況早作打算。”白景明表示,實際上,社會保險基金除了企業和個人繳費收入,公共財政每年給予的補貼也在加大。根據預算報告,2014年社會保險基金中,財政補貼收入為8446.35億元,今年財政補貼收入將達到9741.75億元。可以説,百姓養老金的發放是有多重制度保障的。
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達1.53萬億元,總體收益跑贏通脹
近年來,作為國家戰略儲備,社會保障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管理運營水準不斷提高,總體收益比較穩定。截至2014年底,全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資産規模已達到1.53萬億元。
在保值增值方面,社會保障基金的成績單可謂亮麗:自2000年成立至2013年底,基金累計投資收益4187.38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8.13%,超過同期2.46%的年均通貨膨脹率5.67個百分點。2014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更是再創新高,收益率達到11.43%。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適當擴大社保基金投資範圍,並進一步拓展投資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標。主要包括4項內容:
——將基金“債券投資”範圍擴展到地方政府債券,並將企業債和地方政府債券投資比例從10%提至20%。
——將基金“直接股權投資”的範圍,從中央管理企業的改制或改革試點項目,擴大到中央企業及其一級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包括優質民營企業。治理結構比較好,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運營方面比較好的民營企業也屬於投資的範圍。
——將基金的“信託貸款”投資比例上限由5%提高至10%,並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礎設施以及棚戶區改造這些方面的投入。
——允許基金按規定在“全國銀行間一級市場”直接投資“同業存單”,並按照銀行存款管理。
“總體判斷,隨著投資範圍的擴大和投資比例結構的改善,社保基金的總體收益會有一個提高。當然,這要以整個經濟發展形勢和金融市場的表現為前提。”王保安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和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社保基金會一起做好擴大投資管理有關監管工作,確保安全第一,堅決守住安全“紅線”。在此基礎上把資金更多的配置到效益比較好、比較高的領域,確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促發展、穩增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老人”未交費擴大國企資本積累,劃撥資産補充養老金合理
“現在,企業怕的不是稅而是費,特別是社會保險支出這一塊負擔相當重。如果一名員工的年薪是7萬元,我們企業的實際支出則在10萬元以上。”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表示,這麼重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個人消費能力。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五險的繳費比例,企業和個人加起來的,已經超過個人工資的40%。
“劃撥部分國有資産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適時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
樓繼偉説:“我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比較晚,在1997年以前,職工沒有養老保險交費,從而造成了後代人必須提高繳費率,來補充‘老人’未交費造成的缺口。”
但是,這些職工沒有繳的費用留在了國企,擴大了國有企業的資本積累。因此,劃一部分國有資産存量,填補歷史上沒繳養老金的窟窿是合理的。
在此基礎之上,就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減輕“新人”的繳費負擔。“社會保險基金具有保險屬性,必須堅持精算平衡,不能把缺口完全留給公共財政。”樓繼偉強調。
“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三大支柱。第二支柱補充養老保險,主要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目前已經有了稅收的優惠政策。第三支柱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也在研究中。”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
王軍説,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讓三大支柱都發揮作用,就能更好地解除百姓後顧之憂,撐起老有所養這片天。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13 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