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私人訂制”,圓“創業夢”(青春熱線·青年創業咋扶持(1))

  • 發佈時間:2015-04-07 03:5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賀林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風生水起,青年無疑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要充分釋放社會活力,除了政府簡政放權,留足空間,還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扶持和資源傾斜。尤其是對青年來説,他們佔有資源有限,卻有著強烈的創新創業衝動。要讓他們出彩,需要給一個推動力。

  從本期開始,週刊將持續聚焦各級團組織扶持青年創業的務實舉措,以期相互借鑒,共同營造有利於青年創新創業的政策和社會環境。

  ——編 者

  風靡一時的喜劇片《私人訂制》中,以“替他人圓夢”為業務的四人小組,專為不同客戶量身訂制“圓夢方案”,只為讓人“過把癮”。

  而在現實中,面對千千萬萬懷揣夢想的創業青年,廣東各級團委規劃、設計、實施的多種多樣的“私人訂制”政策,絕不僅僅是讓有夢者“過把癮”,更送去大量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架起觸手可及的“圓夢階梯”。

  這不,華南農業大學研二學生尹然平第一次享受這種“私人訂制”,就被砸了一個大“餡餅”——他和15名在校學生創立的廣州迅睿網路有限公司在廣東“青年大學生創業板”上掛牌剛兩個月,就獲得了廣州大生基金和粵科金融集團各100萬元的意向投資。“有了這筆啟動資金,我們就能構建一條可溯源的優質農産品電子商務鏈條。”興奮的尹然平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以“青創板”為縮影,共青團廣東省委深入開展青年創業圓夢行動,整合政策、資金、導師、園區、項目、服務等多方資源,為廣大青年助推了創業“啟航”的第一股動力。

  善用“有形之手”:資金和培訓送到創業青年身邊

  3月28日,“廣東創業”活動日暨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創業大賽準決賽在廣州舉行。與以往創業比賽不同的是,本次大賽不僅邀請了一批創業導師對選手的各個項目進行逐一培訓,還讓一些已發展成熟的運營團隊和項目對尚未開始運營的創業團隊進行孵化。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創業比賽,收穫很大。因為我不僅找到了資金和導師,還通過比賽梳理了自己創業項目上的優勢和不足。”參賽選手劉霞的話,道出了青年創業中的關鍵因素。

  去年底第二屆中國(深圳)科創發展論壇上發佈的《2014中國社會創業心態白皮書》顯示,資金和經驗是最困擾創業青年的問題,分別有23.8%和21.8%將此列為最缺乏的資源。

  作為青年的“娘家”,廣東共青團曾先後推出愛情、讀書、文學三個“圓夢計劃”,此番在青年創業上當然也責無旁貸,一雙雙“有形之手”慷慨伸出,扶一把、送一程。2014年1月,共青團廣東省委正式出臺促進小微企業建立和青年初創企業成長的“啟航計劃”,明確了“一十百千萬”的“八個一”工作目標,其中,籌集創業基金1000萬元,幫助10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就業能力提升,線上線下培訓創業青年超過100萬人次等,直指青年創業的兩大瓶頸。

  一年多來,“啟航計劃”——新階段的青年創業圓夢行動形成了龐大聲勢。已累計免費培訓創業青年261.9萬人次;而由高校、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商會、青年創業就業聯合會的專家、教授、企業家組成的“廣東青年創業導師團”已組建97個,聘請導師2167人,提供一對一的指導。

  整合社會各界資源,搭平臺、建基地,是政策“有形之手”的2.0版本。在佛山市南海區,流傳著“想創業就來這兒”的口號,“這兒”説的就是去年當地成立的廣東省首個青年創新創業試驗區——一個專屬於青年創新創業的實體化平臺和樞紐中心。

  “90後”創業者張祖奎的創業項目是一站式電商“私家訂制”服務,經過一年半的考察,最終落戶試驗區,吸引他的,是其“基地、基金、機制、機構”四位一體支援體系。“一開始入駐的時候,我們只要了6個卡位,半年時間,人員翻了將近7倍。”張祖奎頗為自豪的一個商業案例是,他們代運營的一家大瀝本地童鞋企業,次月銷售額暴漲10倍。伴隨著亮眼的業務成績,其業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在代運營的産品包括服飾、鞋包、母嬰用品等多個行業。

  調動“無形之手”:當好青年“聯姻”創業要素的“紅娘”

  作為一名地道的“客家妹”,練思宇創業的初衷是推廣河源的客家文化。她發現,雖然河源是優秀旅遊城市,但在傳統文化紀念品開發這塊還是一片空白。她組建了5人的“後生客家”創業團隊,對客家文化符號進行藝術設計,開發出客家文化衫、河源風景創意明信片、客家小茶杯等創意實用旅遊産品。

  看似不起眼的産品卻吸引了很多眼球。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河源市青年創業創富大賽中,“後生客家”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冠軍。但最讓練思宇興奮的,並不是2萬元獎金和10萬元無息小額貸款,而是在大賽現場廣東城冠集團負責人發出的合作意向書,一些企業和風投公司也在賽後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一個個這樣生動的案例,讓廣東共青團的青年創業圓夢者進一步認識到,相比于單向度的支援、扶持來説,創業者更看重的是市場的機會、合作的夥伴。作為樞紐型社會組織,共青團有形之手的力量畢竟無法和一些“實權部門”相比,但其在青年群體中強大的動員力、號召力、協調力,則是不可忽視的天然優勢。在有關專家看來,要發揮這種優勢,還必須多多調動“無形之手”,當好青年“聯姻”資本、市場、技術等創業要素的“紅娘”,以市場為杠桿,為青年創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國內首個“青年大學生創業板”股權眾籌平臺,就在這樣的思考下應運而生,通過引入資本市場力量,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市場化、資本化、産業化發展。“大學生是青年創業大軍的主力,‘青創板’專門面向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初創企業,是提供包括規範輔導、孵化培育、登記託管、掛牌展示、投融資對接等綜合金融服務的資本市場平臺。”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曾穎如認為,這一項全新探索,填補了OTC(場外交易市場)在青年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或企業方面的空白,進一步拓寬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服務外延。

  具體來説,“青創板”的創新融資模式為“網際網路股權眾籌”,大學生創業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投資機構,投資機構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這種模式,在提高融資成功率、規避項目欺詐、提升客戶的體驗服務水準、降低資訊採集傳遞處理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認清“攔路之虎”:青年期待更多圓創業夢的“私人訂制”

  在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創新“紅利”下,廣東的青年創業呈現創業主體從“小眾”到“大眾”,創業活動從封閉的內部組織走向開放協同,創業服務從政府為主導全面過渡到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的發展態勢。但從創業率等數據上看,廣東仍與國外以及國內江浙等地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

  調研發現,目前,廣東創業環境仍不夠優越。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中國各省創業環境綜合評價得分比較研究》,江蘇列第一,廣東僅列第九名,得分約為江蘇的一半。同時創業率也不高,以大學生創業率為例,歐美約20%,浙江高達11%,而廣東不足1%。

  廣東省政協常委、省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李希認為,廣東青年創業有“四難”,即政策落地難、社會融資難、技術創新難、人才培育難。單以“政策落地難”為例,2009年至今,廣東省出臺的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優惠文件多達26份,但實施主體分散于23個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的統籌聯動機制,創業青年對此知曉率低、收益率更低。

  如何掃除“攔路虎”?廣東省政協委員、團省委副書記池志雄提出,除繼續完善扶持體系,簡化工商、稅務、城管等政策門檻,放寬市場準入;加大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場租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貸款補貼等相關補貼和稅收減免力度外,“建議將創新創業類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學分管理,健全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制。

  此外,在完善青年創新創業的市場支撐體系方面,廣東還期待更多的“私人訂制”,例如引導金融機構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特色金融産品和服務;發揮引導大學生天使基金的政策扶持和導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大學生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領域;鼓勵高校和企業聯合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設置學生實習、實訓崗位,提供企業管理項目與科技項目機會……

  “在風口浪尖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雖然差距猶在,但當前鼓勵創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良好勢頭,令廣東上上下下的團幹部深受鼓舞、信心百倍。“我們是幹什麼的?我們就是在後面扇‘風’的人,我們讓這個‘風’吹得更猛一些,吹得更久一些,讓這個‘風’能夠讓更多的人飄起來。”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青聯副主席張志華風趣地説。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19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