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睡多少時間才合適?

  • 發佈時間:2015-04-06 01:30: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本報記者 李 穎

  據統計,目前有10%—15%的人正在被睡眠問題所困擾。近幾年,上醫院看睡眠問題的病人數量越來越多。請關注——

  人生的幸福之一就是一碰枕頭就睡著,一覺睡到自然醒。充足的睡眠使人精力更充沛,大腦運作更順暢。然而,就是睡覺這件最平常也最有“治愈效果”的事兒成為很多人的“奢侈品”,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永遠睡不醒成為縈繞心頭的痛。

  “春困”可能隱藏疾病

  “春困”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表現,調整好生活方式就行。但是,有些“春困”可能掩藏著危險的疾病。由於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較高,如果睡眠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誘發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美國的研究人員在對9萬多名50—79歲的女性進行了長達7年半的調查後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的人中風危險比睡7小時的人要增加70%,睡眠時間是增大中風危險的獨立因素。我國的臨床數據也顯示,大約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發病前一週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頻出現打哈欠等犯困現象。

  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舉行的“關注卒中,關注睡眠”大型科普講座上,神經內科主任樊東升教授指出,腦卒中相關性睡眠障礙現狀,臨床常被忽視,睡眠障礙如不處理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影響卒中患者的康復,導致除了神經功能缺損不易恢復外, 對認知、記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就腦血管病發病風險因素和並發癥而言, 睡眠障礙均未被列入其內, 更無系統理論探討和診療規範;臨床上腦血管病相關睡眠障礙病因複雜, 牽涉到卒中損傷部位、神經內分泌免疫、心理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卒中患者睡眠障礙高發,嚴重影響預後,而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還未得到足夠重視”。

  還有一項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太長,也有可能誘發糖尿病。研究發現,每天的睡眠時間在6—8小時的人,身體最為健康。如果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約2倍;如果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3倍多。

  多項研究均顯示,老人每天睡眠在8小時左右就夠了,再延長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因此,專家建議,應堅持適量鍛鍊,有效加速體內迴圈,提高大腦的供氧量,以緩解“春困”。

  很多失眠背後有精神疾病作祟

  數羊?睡不著。上床不去想問題?但實在控制不住……其實,睡不好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統計顯示,目前,有10%—15%的人正在被睡眠問題所困擾。

  樊東升解釋説,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包括了入睡困難、難以維持睡眠、睡眠程度淺、經常夢魘、早醒等。睡眠不足除了會讓人出現頭暈、頭痛、情緒低落、煩躁等症狀外,還會引發高血壓、肥胖和風濕等多種慢性疾病。失眠按照病程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急性失眠(短于1個月)、亞急性失眠(1—6個月)、慢性失眠(長于6個月)。

  “心理生理性失眠最為常見,其特徵為過度關注自身的睡眠問題,易覺醒,由此導致失眠及日間功能障礙。”樊東升表示:對於短暫的失眠,患者不必過度擔憂,越是“怕失眠,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反而適得其反。但是,一旦出現長期失眠就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失眠在早期或症狀輕微時治療效果更好,所需的時間也更短,患者應該儘早前往正規醫院神經科或專業的“睡眠中心”進行系統化治療。

  其實,對那些只睡了六七個小時就自然醒來的人來説,醒了你就別硬躺著湊夠8小時了,只要你覺得頭腦清醒,感覺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動吧。而長期覺得睡眠不足,怎麼也睡不夠的人,也許你應該對自己嚴格一點,調好鬧鐘,把睡眠時間和週期控制得有規律些。

  治療失眠需“對症下藥”

  “臨床上,單純的失眠症並不常見,很多時候,它是抑鬱、焦慮甚至重型精神病的表現之一,失眠只是其中的一個症狀。”樊東升表示,治療時不僅要關注“失眠”這個“標”,更要重視原發疾病這個“本”,規範化治療焦慮、抑鬱或精神疾病,藥物需要足量足療程服用,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藥、停藥。“這類藥物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是安全的,千萬不能因噎廢食。”

  樊東升指出:“希望通過科普講座,提高公眾對睡眠問題的關注,對睡眠障礙問題進行科學化引導和管理。”中國睡眠障礙的問題日益突出,但人們對睡眠疾病的治療還存在很大誤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因為怕産生藥物依賴,有了嚴重的睡眠障礙也拒絕就醫或用藥;還有一部分人不遵從醫囑,自己隨意吃安眠藥。

  失眠的治療可分為藥物和非藥物(即行為與認知治療)兩類,1/3失眠患者無須藥物治療。治療失眠最重要的方法是注意睡眠衛生,包括調整作息時間、避免睡前服用有興奮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如酒精、咖啡、濃茶)、為睡眠提供一個最好的環境(避免強光、噪音、溫度適宜)等。

  “對於通過放鬆身心、調整作息方式均都無法改善睡眠狀況的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減少成為慢性失眠的可能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張燕副主任醫師指出:一般首選新型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如酒石酸唑吡坦片,它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速的特點,服藥後20—30分鐘內誘發睡眠,縮短入睡時間,不影響睡眠結構,增加總睡眠時間,減少早醒的次數和改善睡眠的品質,且不良反應較少,不易形成依賴。

  “鋻於我國眾多失眠患者對失眠治療認識不足,或是長期濫用安眠藥物,或是未經諮詢睡眠專業人員而錯誤應用某些含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以促進自身睡眠。”因此,張燕提醒睡眠障礙患者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獲得有效診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