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抑鬱自殺,你所知道的大多是錯的
- 發佈時間:2015-04-02 02:50:5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欄
如果每個清潔工的自殺也都能經由媒體進入公共輿論空間的話,相信他們的自殺比例只會比官員或媒體人更高。
蔣洪亮從7層高的文峰塔跳下去之後,他引發了一系列攸關官員抑鬱症的話題。和此前媒體從業者因抑鬱症自殺類似,相關的輿論熱衷於將其歸納為一種現象。
官員抑鬱自殺只佔很小比例
細心的媒體會從公開報道中進行統計,發現自2003年8月底至2014年4月初,被各級官方認定為自殺的官員達112人,其中省部級官員有8人,廳級官員22人,處級官員30人,處級以下官員52人。
這個數字,會被用來強化官員抑鬱自殺比例高企的結論,一如此前媒體人所面臨的遭遇。
可是,很簡單的常識是,每年十余名官員自殺——即便其全部因為抑鬱,也是一個非常小的比例;如果你將此和全球有3%-5%的抑鬱症患者聯繫起來思考的話。
如果每個清潔工的自殺也都能經由媒體進入公共輿論空間的話,相信我,他們的自殺比例只會比官員或媒體人更高。
如果你不是雞湯式勵志文本的信奉者,你就應該知道,無論是官員,還是媒體人,他們的整體壓力只會比那些在生存線上下打轉的職業群體低,低太多。
這基本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在3%-5%的抑鬱症患者中,有些是抑鬱程度較輕者,有些則相形嚴重。並不是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會自殺,這和是否接受科學的治療以及境遇好壞有關。但總有一定比例的抑鬱症患者,在自覺愉悅感完全喪失的情況下,會選擇拋棄這個世界——他們首先在心理上是感覺被這個世界拋棄了。
抑鬱症並不完全和壓力有關,很多人遭遇山大的壓力,但不會形成疾病意義的抑鬱狀態。也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其實並沒有被過多的生活壓力所困擾。
但對於一個已被確診的抑鬱症患者而言,他所面對的壓力大小,卻有可能成為其是否選擇活下去的一個理由。
雖然還不能做出抑鬱症是遺傳性疾病的確切結論,但醫學統計顯示,它具有家族集中的“遺傳傾向性”。
有的報道稱,自殺官員因接受調查而患上抑鬱症,這基本也是想當然的説法——抑鬱症的病因雖無明確科學結論,但基本可以肯定有生物和神經因素,外在壓力最多只是觸發條件。
這和幾例官員與記者自殺,就強調行業群體的負重和壓力一樣,映照出大眾輿論對精神疾病的低認知程度。
抑鬱症患者不應被職業歧視
最離奇的是,有意見領袖在微網志呼籲“以後組織部門提拔幹部,要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檢查。患有抑鬱症就不要提拔了”。
這種精神歧視並無正當理據支援。抑鬱症患者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並不一定更低,很多業內傑出人士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據報道,蔣洪亮對工作有畏難情緒,這是個案表現,在此問題上組織部門或需尊重個人意願,但不能因此得出不要提拔抑鬱症的荒謬結論。心理健康檢查誠然必要,但它不應被用於職業歧視的目的。
有的被曝光的部分自殺官員,是正在接受組織調查的中途,尋了短見。“組織調查”所構成的現實壓力,可能就成為壓垮這些本就有精神疾病官員生存意志的稻草。
但站在民間的視角,大眾總有個疑慮,他們懷疑自殺官員是否真的患有抑鬱症。這與其説是對精神疾病的不了解,毋寧説更多是因為對一些官方結論的不信任。
在網際網路上,我們能看到這樣的質疑,它會消解人們對反腐正當性的認知。這要求有關方面應盡可能公開與個案相關的資訊。
這個時代是在快速發展著,民間對媒體和政府的期待也在升高。面對官員因抑鬱症自殺,媒體需要傳播正確的抑鬱症知識,而相關部門也應該快捷有效公開資訊。
□韓福東(媒體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