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借能人“肥”了自家田

  • 發佈時間:2015-03-31 04:32:1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文/圖

  編者按:日前,農業部啟動了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的試點,希望使農民分享到更多的産業增值收益。山西祁縣西六支農民專業合作社邊探索邊前行,不但在為社員謀取土地經營權入股收益的增值上大膽創新,還在提高社員工資性收入上探索了盈利新空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輕輕地把土坷垃撥弄到一旁,試了兩次,確定沒有能刮破塑膠膜的障礙物後,掀開大棚,趙成剛的臉由緊張變成了驕傲,向記者展示正在生長的西瓜苗:“陜西的老孫種了一輩子西瓜,就沒有老孫玩不了的品種,這是早熟品種,六月份就能上市。”言談舉止“泄漏”了趙成剛對土地的愛與希望。

  3月18日,地處山西晉中現代農業示範區的祁縣西六支村乍暖還寒,但是西六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128個日光溫室、228個拱棚裏已經是一片農忙的景象。

  趙成剛是喬家大院所在的東觀鎮上的人,有著20年的販賣西瓜閱歷——“幾千畝地的西瓜,我連祁縣城都不用出,幾個電話就賣出去了。”趙成剛和他的合夥人陜西籍農民孫忠發都不是西六支合作社的社員,今年承包了合作社的69個拱棚、投資35萬元種西瓜。

  土地、市場、技術、資金等要素的跨界再組合意味著什麼?

  西六支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武德傑説,今年只收他們個成本費,目的是讓他們給我們示範引領一下現代農業的經營方式,轉換一下我們社員的經營理念,調整一下內力調不動的産業結構。

  成立六年來,西六支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經營方式上做了兩件事情,一是有序引導轄區農民流轉土地,大力推動合作社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二是實施更加靈活的成員制度,讓外出打工者安享權益,無牽掛打工,讓留守者有了工資性收入和提成式獎金收入。這次探索的目的是引導銷售、技術等外來社會精英與本社農戶向著利益共同體發展,通過生産要素的再優化配置應對新常態下的各種風險,尋求增長的新空間。

  1

  流轉收入

  400斤小麥折合520元

  祁縣有三個大的玻璃廠,玻璃製品遠銷歐美。其中一個玻璃廠就是西六支村裏的能人李傑誠經營的。村裏的年輕勞力到李傑誠廠裏打工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給村民帶來工資性收入的同時,也有一個副作用:村裏人種地的積極性不高,農業處在傳統種植水準,有的甚至是春天隨便種進去、秋天抽空收進來的撂荒式耕作。

  2009年5月,在李傑誠的動議下,西六支村的兩個村民小組,453戶農民,以每畝一股的形式將2100畝土地流轉在一起,成立了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李傑誠家裏的三畝地也佔三股。

  根據合同,每畝土地的流轉收入是400斤小麥,目前400斤小麥市場價約520元。

  這家自稱為山西省首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12年7月成為農業部“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目前已持續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冬暖式日光溫室128個,高標準拱棚228個,佔地1000畝左右。另外,還建設了600平方米培訓檢疫交易中心,5000平方米育苗中心,1200平方米研發質檢中心,300平方米冷藏庫。

  其餘1000畝不適合搞設施農業的大田,以玉米、小麥、雜糧種植為主,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這一千畝土地的投入和産出比是合作社目前收益最可觀的。

  剩餘的邊角地和坡地搞了200畝林果,種植苗木、梨樹、核桃樹。

  祁縣農業局古麗剛科長説,這樣,2100畝土地也能規模化經營,完成了傳統農業向現代經營的嬗變。壯勞力可以安享土地承包權收益,無牽掛去玻璃廠或外出打工;剩餘的勞動力可以就近就地給合作社打工或再承包經營,也有了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益。

  2

  工資+分成

  創新社員盈利新空間

  合作化帶領農業要素進入市場化配置後,社員勞動積極性決定著合作社的收益甚至可持續性發展。西六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每個棚大概兩萬七八,12個棚我們倆每人就是個小20萬的收入。”看見記者笑著不説話,李紅林的臉紅了一下,趕忙加了一句,“我必須往少裏説,你明白我的意思吧。”這句話一齣口,引爆了日光溫室裏十幾個人的笑點。

  合作社社員李紅林、趙盛威是一個承包組,小組是合作社最小的經營單位,合作社採用統一規劃種植、統一購苗、統一購買農資、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質檢測、統一銷售産品的“六統一”辦法進行日常管理。每期收益後,合作社與承包者按5:5的比例分成。

  李紅林和合作社根據市場趨勢和日光溫室土地倒茬的地情,確定當年種植黃瓜還是番茄、西葫蘆、四季豆後,由合作社墊資購買苗、肥、農藥等,同時合作社根據種植品種為每個溫室定編勞動力,並給付勞動力的工資,每個男勞力大約2萬元收入、女勞力大約1.5萬元收入。李紅林自己也是勞動力,他的收入是基本工資加收益後的提成收入,如果一個溫室的純利潤是6萬,那麼李紅林和趙盛威就要每人再分1.5萬元,其餘3萬元歸合作社統一再分配。

  “人教人幹人不幹,政策調動千千萬。分組定編再承包利益捆綁分配的模式可以避免以前土地合作化導致的吃大鍋飯弊病,設施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解決不好這個問題,社員和合作社的發展就沒有可持續性。”合作社社長武德傑説。

  合作社搭臺、能人唱戲、社員共同受益的方式運營四年來,土地變得金貴起來,邊邊角角都捨不得浪費,600畝日光溫室給合作社的年均利潤已能達900萬元,每畝純利潤和1.5萬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可增加2700元;400畝拱棚利潤已經達到120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增收980元。同時還能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560個,帶動450戶農民增收。

  3

  入股收益

  探尋比200元更高的回報

  正是有了這樣的家底,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的外出打工者,2010年,每畝地除400斤小麥的流轉性收入外,還能拿到100元的股份收入,2011年到2014年漲到了200元。含上國家的直補性收入每畝80.38元,400斤小麥折合市價是520元,每個有土地股份的社員每畝地純收入可達800元。

  每畝200元的股份收入是由合作社還處在投入初期的現狀決定的,農戶的滿意度還可以,目前沒有退社的社員;倒是其他兩個村民小組的農戶經常找合作社,表達入社的意願。

  如何讓這200元變得更多,創造更多價值,提高社員回報率,成為擺在合作社面前的又一個課題。

  “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勞動力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低,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差,靠自己的力量優化農業結構來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可持續,太難了。”武德傑説,“適度規模化經營,現代技術裝備可以拿錢短期內解決。不走的技術和經營人才培育、勞動力的素質提升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

  “以前的市場行情能持續十天半個月,現在一天一個價,甚至下午和上午的價格都差別很大。”蔬菜市場行情的變幻莫測,讓合作社越來越能體會到什麼叫天花板、地板的雙重擠壓。

  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很難穩定勞動力隊伍,反過來又制約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農業結構的優化,合作社陷入兩難境地。經營權紅利的改革性釋放,對合作社來説已經是心有餘力不足。

  為了突破這個瓶頸,合作社將目光投向了對外開放,今年拿出了69個拱棚約100畝土地作為“梧桐樹”,在確保社員收益不減的前提下,用略高於800元的每畝承包價引來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趙成剛和孫忠發。

  陜西籍瓜農孫忠發是西瓜經紀人趙成剛在陜西收購西瓜的代辦員,因著西六支合作社的橄欖枝,兩個人從合作夥伴變成了合夥人。孫忠發的技術資源、趙成剛的市場資源在合作社土地平臺上的組合,為每畝800元土地收益提供了支撐。

  “人家一畝地平均投入3.5萬元,社員們在看西洋景的同時,就更新了經營理念。”武德傑説,“如果今年的探索成功,調整我們的産業結構、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就是順勢而為的事情了。到時候,合作社就會拿出更多的土地承包給社員和外來能人,提高合作社收益。一開始,要給人家探索高收益的時間,合作社想長大長壯,這點兒學費值得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