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水北調,移民現在過得怎麼樣

  • 發佈時間:2015-03-31 04:31:5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簡承淵

  “你年咋過的?”“和你一樣,喝的是鄖陽老黃酒,吃的是老家的土豬肉、紅薯粉條和漢江河裏的翹嘴鲌(漢江河裏特有的一種魚)。”農曆大年初三,漢十高速上,一輛白色客車上滿載著回老家探親拜年的老鄉,他們聊天的話題始終沒有脫離家鄉,因為他們離開家鄉五年了,家鄉已成了“他鄉”。

  “揮手別故園,暢想新生活”、“舍小家、顧大家、識大體、顧大局,支援南水北調國家行動”……車窗外飛馳而過的公益廣告牌,讓車裏的老鄉沸騰起來,“快了,快到十堰了……”有人眼睛裏沁出淚花。

  2014年12月12日,隨著十堰市丹江口水源地開閘,沿著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漢江水正式開始流入北方千家萬戶。

  這一天,對庫區內安外遷的每一個移民來説,意義非同尋常。為了這一渠清水,湖北省十堰市5個縣市區有18萬人口,犧牲家園,淚別親人,遠離故鄉。

  故鄉成“他鄉”:背著老家的漢江水和故鄉土啟程

  南方的春天暖得早,在移民點鄖陽區安陽鎮余咀村靠近水邊坡地上的一棵老榆樹又開始冒芽了,周邊沒有任何高過它的樹木,在這片荒地上顯得尤其孤零。剛乘車從千里之外鄂東黃岡市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回來拜年訪友的趙久富和幾個老鄉不顧車程勞累,來到了這棵榆樹前。“這是我們村搬遷的一個見證,沒有南水北調之前它就在這兒長,水淹不到它,這裡曾有一片田,曾是一個住著400多人的村莊。”趙久富抬頭望著這棵樹喃喃説道。他曾是這個村的村支書,現在是黃湖移民新村黨總支部書記。

  五年前,他所在的余咀村整村移民遷徙。

  余咀村地處南水北調工程蓄水淹沒區,屬於淹房、淹地的雙淹區域,全村有61戶要外遷到600公里之外的黃岡市團風農場。2009年秋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庫區鄖陽區移民外遷試點工作在該村先行啟動,區裏希望余咀村能為全區3萬餘移民外遷帶個好頭。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我不帶頭,説不過去,我不搬,其他人怎麼會搬呢?”趙久富説。

  外遷黃岡的日子定在2010年的4月30日。前後幾天裏,鎮裏的一名工作人員用DV錄影機記錄下了當時的交接現場:搬遷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開始收拾家當裝車。趙久富覺得黨旗不能隨便轉交,需要正式交接,他把黨旗挂在了自家外墻上。視頻裏,趙久富面對黨旗説道:我是一名移民黨員,即將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在走之前莊重地向黨旗宣誓,一定服從黨的決定,執行黨的紀律,帶領所有移民黨員搞好移民工作,請黨放心,我們移民黨員一定能夠在新的家園搞好生産,不給鄖陽移民丟臉。

  趙久富把黨旗交接給了留下內安的老黨員,這是他在余咀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余咀村當村支書的最後一天。

  搬遷前夜,趙久富拆下了自家四扇門板當飯桌,拿出了家裏自釀的黃酒,把40多個鄉親請到了家裏,這是他們在故鄉最後的晚餐。

  30日清晨,人人帶花、車車披紅,區政府在公路邊舉行了歡送儀式,送行隊伍綿延幾公里,沿途鑼鼓聲、嗩吶聲響個不停。視頻裏的村民們扶老攜幼陸續登上了客車,目的地是近600公里外的黃湖新村。但熱鬧喜慶的氣氛無法沖淡親人離別的傷感。

  一再囑咐大家不要哭的趙久富把所有村民送上車後,身背家鄉的漢江水和故鄉土默默朝著父母家的方向跪下,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在那一天,余咀村271名移民成為了十堰市鄖陽區第一批搬遷的外遷移民。村看村、戶看戶,此後,全縣又有117個村3萬多名移民陸續外遷他鄉。如今,老榆樹下,他們曾經的家鄉變成了蓄滿清水的庫區。

  不遠處的高地上,祭祖的青煙嫋嫋升起,故鄉成了“他鄉”。

  他鄉變“故鄉”:為了緩解北方的乾渴,我們會一直留在這裡

  接收移民安置的黃岡市團風縣,距離十堰市鄖陽區近600公里,位於長江北岸、大別山麓,屬平原丘陵地帶。在縣城西北方向6公里,就是黃湖新村,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近200個外遷移民安置點之一。

  2010年,湖北省司法廳將直管監獄黃湖農場萬畝土地出讓用於安置移民。原本隸屬十堰丹江口庫區三個行政村,在黃湖組建成新的村鎮:中軸線左側叫安陽村,中軸線右側叫鄖陽村。為便於集中管理,黃湖新村作為試點村鎮組建了黃湖社區,趙久富擔任黃湖社區黨總支書記。

  與傳統農村的土坯磚瓦房不同,黃湖新村870多套移民安置房均為二到三層的歐式小洋樓,有序地分佈在四橫三縱的街道上,從空中俯瞰,整齊劃一。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祭祖歸來的趙久富説,搬遷之前,許多村民就擔心,受當地人欺負。“村支部首先在新村建立了民兵連,負責轄區的治安、消防、防盜和防火,對移民新村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聯防制度,有了安全感,移民們漸漸安下心來。”

  從丹江庫區移民過來的朱大明這幾年流轉了500畝土地,種植優質水稻,收入相當可觀。“幾年下來,感覺這的生活安全,也比在山裏方便。”

  在團風縣城郊,鋼構企業産銷兩旺,勞動力需求強勁,村裏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在這裡找到了工作。“白天在外打工,晚上還可以照顧家人。”庫區移民張先剛説,大約有1000多移民就地就業。

  公辦幼兒園、衛生室、雙層教學樓、標準化教室、塑膠跑道、午間休息室……社區新建的黃湖小學,近500名學生在此讀書,絕大部分是移民子女。

  “四年過去了,鄉親們都安定了下來。現在開通了每天一班往返鄖陽區和黃湖新村的客車,想家了就坐車回去看看。”趙久富説,“黃湖,是我們的新家,會一直留在這裡。”

  夕陽下,在貼著鮮紅對聯的大門前,老趙狠勁地吸了一口煙,半天才緩緩吐出來。

  他鄉成了“故鄉”。

  如今黃湖新村移民已開始走上快速勤勞致富之路,社區計劃將移民新村建成全國移民第一村,産業也在向農業産業整合示範基地邁進。趙久富説,未來新村將重點配套建設現代農業種養、休閒農業觀光、民俗文化體驗和農産品加工儲運四大區,項目全部落地後,村民將過上更好的日子。

  “現在,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了,北方人民一定不要忘記我們作出的犧牲,請節約這來之不易的漢江之水。”趙久富深情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