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商所兩板成“僵屍品種”? 業內:推廣沒有做好

  • 發佈時間:2015-03-26 06: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6訊(記者 蔡情 張海蛟) “3月25日大商所的纖板主力合約1505全日成交354手,”北京投資者張先生向中國經濟網記者投訴稱,“由於剛接觸期貨市場不熟悉,選擇纖板合約,但每日成交量清淡,虧損倉單很難成交,這種‘僵屍品種’,客戶體驗度極差,完全失去了投資的意義。”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統計數據發現,今年1至2月,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的膠合板、纖維板的累計成交總量分別只佔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0.03%、0.01%;累計成交金額分別只佔整個市場的0.01%、0.002%。

  其實,在過去10多年中,大商所的豆二合約多數時間年成交手數甚至不足1萬手,早就坐實了“僵屍期貨”品種之名。

  某期貨公司北京營業部夏經理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兩板合約成‘僵屍品種’有可能因為前期品種調研不夠充分,交割標準受到限制,後期推廣沒有做好造成的,畢竟兩板合約市場認知差一些,還需要培育期。”

  中國經濟網記者向大商所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大商所兩板合約步豆二後塵 淪為“僵屍品種”

  “3月25日大商所的纖板主力合約1505全日成交354手,”北京投資者張先生向中國經濟網記者投訴稱,“由於剛接觸期貨市場不熟悉,選擇纖板合約,但每日成交量清淡,虧損倉單很難成交,這種‘僵屍品種’,客戶體驗度極差,完全失去了投資的意義。”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統計數據發現,不僅張先生所説的纖板合約有僵屍品種之嫌,大商所的兩板合約似乎都在步其豆二合約的後塵,淪為“僵屍品種”。

  具體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2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成交總量為15969.9316萬手,成交額為265723.85億元。

  其中,膠合板、纖維板的成交量分別為1.6067萬手和1.1052萬手,分別僅佔期貨市場成交總量的0.01%和0.007%;成交金額分別為9.388億元和3.247億元,分別只佔期貨市場成交總額的0.004%和0.001%。

  今年1至2月的情況綜合來看,膠合板、纖維板累計成交總量分別佔期貨市場總規模的0.03%、0.01%,累計成交金額分別佔整個市場的0.01%、0.002%。

  無論從成交量還是成交金額來看,兩板期貨在整個期貨市場中的佔比都可説幾乎為零,兩板合約之不活躍可見一斑,應了張先生那句 “僵屍品種”。

  所謂“僵屍品種”,是指交易量極低,極度不活躍的期貨合約。

  其實,早在多年前,大商所的豆二合約就已坐實了“僵屍品種”的名頭。

  在過去10多年中豆二多數時間年成交手數不足1萬手。對於豆二成交不活躍的原因,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不僅和豆二合約本身交割不暢通有關,也因為豆二的價格為CBOT市場主導,此外,現貨企業在豆粕豆油上進行套保相比豆二更方便。

  業內:交易所缺少作為 大商所推廣沒到位

  期貨業內將一種期貨淪為“僵屍品種”的原因歸結為兩方面:一是品種本身沒有代表性,其自身的現貨市場需求量就不夠大,那再設計這種期貨就代表著它本身天生不足了。其二,品種的流通格局不順暢。比如豆二期貨,其標的聚焦轉基因大豆,但國家對轉基因大豆監管嚴格,無法在市場自由貿易流通,交割環節的不暢通導致現貨企業不願在豆二上進行套保操作。

  從交易所方面來説,夏經理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從國內來看,目前由於一個期貨品種只能在一家交易所上市,各大交易所的大多數精力都放在爭先搶奪新期貨品種的上市上。雖然上了市,可是卻成了僵屍品種,這其實也是對前期市調經費的一種浪費。”

  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國內期市在努力推動新期貨品種上市的同時,應該像國外市場一樣,建立起上市品種的退市制度。

  對此,夏經理表示,“從期貨交易所角度來講,當某個品種在後臺的清算系統和交易系統準備好以後,不管這個交易品種活不活躍,成本都是一樣的。多一個品種挂上去,綜合成本並沒有增加。也因此,‘僵屍品種’退市的可能性不大。”

  “其實盤活交易量持續低迷的期貨品種的有效方法在於加強投資者教育,加大宣傳和推廣,讓投資者理解品種本身的意義。”夏經理表示。

  “但交易所只盲目搶奪新品種上市,對上市後品種活躍與否卻缺少作為,在後期的宣傳推廣中也沒有做到位。”夏經理嘆息道。

  針對豆二期貨淪為僵屍品種,去年11月,大商所負責人曾表示,大商所將加快制度創新抓緊研究黃大豆2號的活躍措施,目前正積極與海關、質檢等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在爭取政策支援的同時,積極推進合約修改工作,爭取明年上半年出臺相關舉措。

  “可是今年一季度即將走完,市場既未看到豆二期貨有起死回生的跡象,也未看到大商所有什麼活躍措施出臺。”夏經理指出。

  7大“僵屍”品種橫行 相關分析師轉型謀生

  早已名聲在外的“僵屍品種”絕非大商所所獨有。根據《證券日報》的一份梳理報道,大商所的豆二連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燃料油、線材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油菜籽、普麥、粳稻、晚秈稻被稱為7大“僵屍品種”。

  根據中期協發佈的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全年,燃料油、線材、油菜籽、普麥、粳稻、晚秈稻、豆二的成交量分別佔期貨市場成交總量的0.000059%、0.000027%、0.000687%、0.000048%、0.000353%、0.00208%、0.000277%,佔期貨市場成交總額的0.000085%、0.000008%、0.000286%、0.000053%、0.000189%、0.00101%、0.000088%。

  總體看,7個期貨品種的成交量、成交額佔期貨市場總成交總量、成交總額的比例為百萬分之五、百萬分之一左右。

  面對這7大“僵屍品種”,之前從事與此相關研究的行業分析師只得選擇轉行或者轉型從事別的品種的研究。

  一家期貨公司的負責人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我們的行業分析師本來就身兼數職,新上市的品種及層出不窮的衍生品的研究都顧不過來,早已放棄了對不活躍的期貨品種的跟蹤、研究,再説,冷門品種的研究報告出來了也沒人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