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溫“有譜兒” 客艙體感更宜人

  • 發佈時間:2015-03-25 09:31:1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錢擘

  通訊員 劉仕英 朱文靜

  最近,經常搭乘東航空客A340-600客機往返于上海與多倫多的旅客發現,以往乘務員在客艙裏設定空調溫度的情況不見了,但自己的體感反而更舒適了。乘務員説,他們不必反覆調溫,旅客也能有宜人體感,這得歸功於“客艙溫度項目”的實施。

  在航班上,溫度是否適宜,是旅客對旅途的第一印象。在密閉的客艙裏,溫度適宜與否,事關旅客健康。過高的客艙溫度會使旅客在乘機時感到胸悶氣短,甚至引發病症;而過低的客艙溫度也可能導致病痛。

  那麼,客艙溫度設定在多少度才是大多數旅客歡迎的呢?

  為了回答好這個問題,自去年底起,東航客艙部實施了“客艙溫度項目”。在項目實施之初,東航安排乘務員帶著溫度計上飛機,填寫“東航飛機溫度監控表”,詢問旅客對客艙溫度的滿意情況,對照記錄,找到大多數人最歡迎的溫度。

  在對45架次的航班旅客進行調查後,統計數據産生了:當頭等艙、公務艙溫度在22攝氏度,經濟艙溫度在23攝氏度時,大多數旅客的評價最佳。

  不過,飛機設施情況和飛機新舊也可能影響空調的準確度。因此,設定的客艙溫度,未必就是旅客認可的理想溫度。

  所以,東航客艙部隨即又與東航技術公司合作,開始了新一輪調查,梳理出不同機型、不同艙段的空調設定溫度,進而編制出了詳盡的數據對照表並分發給乘務員,讓他們根據航班、機型、艙段的差異,準確設定最受旅客歡迎的客艙溫度。如今,這些標準已經在東航的航班上得到了執行。這也是為什麼在上海至多倫多航線上,旅客再也見不到乘務員設定空調溫度的身影。

  執飛上海至多倫多的空客A340-600,堪稱東航執飛北美航線的“老前輩”。不過,由於服務的年頭長了,其客艙空調的溫度設定已經很難非常精確。在這條航線上服務過的一位資深乘務員告訴記者,她和同事們曾經半開玩笑地將機上溫度稱為“一機四季”——在整架飛機上進行了同樣的空調溫度設定後,在不同艙段往往會出現幾度的溫差,頭等艙、公務艙可能涼爽宜人;但到了後面經濟艙的若干區域,則會明顯感覺熱了不少。所以,為了讓旅客們儘量舒服些,過去乘務員可能需要時不時地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設定客艙溫度來滿足旅客的體感需求。而“客艙溫度項目”制定了參考標準後,乘務員就不必憑著經驗和旅客反饋來一一設定空調溫度了。

  “客艙溫度項目”追求的不僅是機艙溫度達到大多數旅客歡迎的水準,更希望每位旅客都能感到舒適。由於人與人體質的差異,這個目標就得通過進一步的數據分析來實現。例如,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即使出發地相同,飛往寒冷地區的旅客往往會在上機前穿得較多,而飛往熱帶目的地的旅客則穿的較少。而且就算是處於相同的氣候區域,不同類型旅客的體感也有所差異。例如,同樣是去熱帶地區,巴厘島這樣的旅遊景區因為適合舉家親子遊,就會比其他熱帶地區多出更多老人、小孩,而老人和小孩通常比較怕冷。

  有了這些面對不同航線、不同人群,更具針對性的資訊,相關配套服務就能跟進。對於飛往熱帶地區的航班,特別是去海島的航班,東航客艙部就會協調機供品單位,準備更多毛毯;乘務員也會在旅客登機的第一時間,主動詢問老人和孩子是否要毛毯。

  “客艙溫度項目”的參與成員還告訴記者,隨著這個項目的不斷推廣,機艙體感溫度正成為乘務員服務旅客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環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