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網際網路思維重塑網路信用生態

  • 發佈時間:2015-03-24 01:0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項崢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P2P網路貸款平台中,跑路、限制提現及大額壞賬等風險事件明顯增多,網路信用生態出現一定程度惡化,極大地影響到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深入分析不難發現,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融資主體信用資訊不完整、不易獲取、不透明,不僅使得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個體信用成為一句空話,而且難以引導投資者真正識別風險,從而埋下網際網路金融消費權益糾紛隱患。因此,以網際網路思維重塑網路信用生態,是確保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穩健發展的根本保障。

  網路信用生態建設滯後是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消費權益糾紛的根本原因。為什麼網路信用生態這麼重要,是因為信用構成金融業務核心價值。而基於虛擬網路衍生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更需要網路信用生態來支撐其良性運轉。雖然近年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與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相適應的網路信用生態建設尚處於萌芽狀態。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融資主體信用資訊不完整,使得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平臺難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模型合理評估信用風險;融資主體信用資訊不易獲取,使得P2P網路貸款平臺不得不選擇線下信用認證模式,與網際網路金融低成本經營理念相背離;而融資主體信用資訊不透明,更是增加了網路欺詐可能性,平臺以高息和短標斂財,實際控制人建立多個關聯平臺,未經必要風險管控程式就將大額“壞標”和“差標”上線等等,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消費權益投訴焦點。

  正因為網路信用生態建設滯後,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分析信用資訊並降低融資成本很有可能就是一句空話,而網際網路融資對傳統融資模式的替代更是任重而道遠。綜合有關資訊和報告看,當前我國P2P網路貸款平臺平均年融資成本在15%以上,遠遠高出正規金融領域,已經顯著超過以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為主要融資主體的負擔能力。而美國Lending Club、Prosper等領先P2P網路貸款平臺的生存與發展,是基於低成本網際網路融資對傳統金融機構高成本貸款的替代。擁有完整信用體系則是美國P2P網路貸款平臺運營與發展根基。FICO信用分是由美國個人消費信用評估公司開發出的一種個人信用評級,已經得到社會廣泛接受,並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上得到廣泛應用。基於信用資訊完整性,美國ZestFinance公司開發出的分析模型可以在5秒鐘內對每位信貸申請人超過1萬條的原始信用資訊數據進行分析,與傳統借款審核10-15條數據相比,其審核通過的貸款申請違約率比行業水準低60%左右。

  所以,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重塑網路信用生態,是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穩健發展的根本基礎。2014年,我國網民規模高達6.49億人,網路經濟行為日益活躍,網路經濟規模高速增長,並已經積累了極為龐大的信用資訊數據庫,為網路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基於開放、分享、公開、平等的網際網路精神,對我國網路信用資訊進行整合、運用,在此基礎上構建和諧健康的網路信用生態,將是未來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