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獻策:建築工業化應成建築節能突破口

  • 發佈時間:2015-03-23 04:10:5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全社會倡導厲行節約、節能減排的背景下,高耗能、高浪費的建築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專家呼籲,當前我國應進行整體科學規劃,全面倡導建築領域節約、節能、節材、節地、節水,從操作性最強的“建築工業化”作為突破口,同時狠抓建築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推進建築全生命週期的能源節約。

  總體統籌科學規劃合理設計提升標準

  針對我國建築領域存在的大量浪費現象,專家認為,作為全球最大“工地”,我國建築業不能再一味“鋪攤子”,應儘快把著眼點轉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反對資源能源浪費,並且應從整體上進行科學規劃:

  首先,總體統籌,科學規劃。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等專家指出,要改變地方政府的GDP衝動,修正一些官員的畸形政績觀,確保規劃科學制定、嚴格執行,建立有效機制保障規劃的嚴肅性,減少大拆大建,遏制“長官意志”在規劃建設領域産生的巨大人為浪費。

  節能不只是建築和設計部門的事情,需要多方攜手聯動。有業內專家舉例,由於缺少科學測算和統籌評估,建築節能往往只是在某一環節機械執行,沒有多部門聯動,造成節能實際效果與預期不符。“比如在北京,政府對一些老建築進行保溫施工,保溫做好了,但供暖並沒有隨之調整溫度,導致大冬天室內熱得居民開窗子。”

  其次,合理設計,提升標準。安全、經濟、實用、節能、美觀,應該成為我國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而不是片面追求標新立異、外觀突出。上海建管委副巡視員裴曉建議,一方面要遏制地方政府違背實際需求盲目打造“地標”的浪費行為,一方面也要嚴格限制公有資金投資建築不考慮成本造價的行為。

  要加快梳理、提升我國建築總體節能標準,並充分考慮各地實際制訂地方性節能標準。楊國雄建議,應將我國目前建築節能率65%的標準提高到70%,門窗、墻體等關鍵標準適當提高,並通過嚴格執行、嚴格驗收來提高我國建築節能水準。

  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説,現在墻體的各項節能標準相對嚴格,但門窗的節能標準很低。“上海許多建築的門窗玻璃面積佔到墻體面積的40%,但保溫性能很差,雖然墻體保溫很好,但就像人穿著大棉襖卻到處是洞,保溫效果怎麼能好?所以提升建築節能總體標準,也要分地域制訂地方化標準。”

  宜將建築工業化作為建築節能的“牛鼻子”

  上海建工集團副總裁卞家駿認為,推進建築工業化是破解當下建築浪費問題的重中之重,“如果建築工業化得以全面推廣,就從整個産業鏈上解決了傳統手段造成的巨大浪費,對人力、物力、財力的節約,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切入口。”

  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郭正興統計,如果實現建築工業化,裝配式建造過程中的節能(一次節能)帶來的效益非常可觀:整個工程無須搭設腳手架,大量節地節材;基本不用傳統木模板、木方,節約木材90%;節約用水65%左右;節約鋼材5%-8%;節約混凝土10%左右;減少現場施工垃圾90%;施工階段,現場基本無粉塵污染;減少現場施工場地50%左右;減少現場作業人員50%以上;減少現場生活垃圾50%以上。

  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總裁張樺對此做過深入研究,他説,建築工業化的發展趨勢是經濟和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當今建築業與現代製造業相比較,存在巨大的差距。據美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建築建設投入的非增值(浪費)部分達到57%;而製造業減少到26%。

  他測算,“建築工業化是要將製造業與建築業嫁接,用製造汽車的方式建造房子,浪費將大幅降低。按照2008年美國設計和施工行業規模1.288萬億美元(全球4.8萬億美元),美國建築業如果做到和製造業同樣水準,每年可以節約4000億美元(不包括運營和維護階段)。中國每年新建20億平方米建築規模,按照平均1000元每平方米計算,建造投入2萬億元,減少浪費一項可直接節省7000億元,不包括環境治理的間接成本。”

  萬科在上海已實施工業化項目共計100多萬平方米,佔上海市住宅産業化規模的80%。萬科上海區總經理孫嘉説,建築工業化首先帶來了品質大幅提高,譬如外墻飾面材料抗拔強度是傳統工藝的9倍,建築零滲漏,面磚不脫落等,節能節材效益更為明顯:根據實測,萬科工業化建築,實現節電30.75%,節水36.44%,節約模板木材53.5%,減少廢棄物36.92%,現場施工灰塵污染、噪音干擾等大幅降低。

  在建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量使用了建築工業化技術,如內裝修工業化率高達85%,由於工業製造精度極高,誤差從釐米級降到毫米級,工人在現場就像“搭積木”一樣進行高效率安裝。“上海中心大廈總重量相當於70個埃菲爾鐵塔,投資上百億,如果採用傳統粗放式建造方式,浪費至少5億以上,而且工期可能成倍增加,目前採用了最先進建築工業化技術,材料損耗從普遍的3%至5%,降低到萬分之一,相當於浪費降低了300倍以上,一棟大樓就節約出好幾個埃菲爾鐵塔。”“上海中心”總經理顧建平説。

  “兩次節能”一手抓提升建築全生命週期節能率

  建築全生命週期大致可分為設計、建造、使用、拆除、廢舊建材處置等五個階段,但是能耗集中于建造和使用階段。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總裁張樺説,建築耗能應該全生命週期考量,其中80%發生在使用運營階段,10%在建造階段,另10%在拆除階段。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原清海指出,當前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耗浪費最為突出,裏面情況複雜,既有設計階段節能措施不足、標準過低造成的全生命週期浪費問題,也有使用過程中的浪費,如夏季空調溫度問題。雖然全社會推進節能多時,但很多商場、酒店屬於商業經營場所,往往溫度很低,實際上也沒有太多處罰辦法;此外節能建築設計建造也往往是業主的主動作為,政策鼓勵和全生命週期中的節能補貼非常有限,而建設成本明顯升高,所以社會動力不足,造成節能率依然偏低。

  專家認為,改觀我國建築領域浪費嚴重的現狀,推進建築節能和推動建築工業化兩大舉措要同步進行,缺一不可。從我國目前建築實踐來看,要解決資源能源浪費問題,要“兩次節能”一起抓。一是解決建造過程中的節能,即“一次節能”,主要依靠推進建築工業化;在建築使用過程中的節能,為“二次節能”,主要依靠嚴格執行節能建築標準,加快老舊建築保溫改造等。

  對於建築“一次節能”即建築工業化推進,專家提出三大建議:

  首先,打破現有利益格局,吸引市場主體參與。上海建委主任湯志平説,建築工業化推進的重要阻力是行業利益格局固化,現在建築業利潤基本都留在施工企業,哪怕現場施工效率再低,也不願放棄蠅頭小利,如果推進工業化,意味著相當利潤轉移到建築構件生産加工企業,必然遭遇傳統建築業的阻力。關鍵在於如何打破這種利益格局,並且激發市場活力,吸引更多企業進入這一領域,充分市場競爭後大幅降低建築成本,才能讓建築工業化健康發展。“上海這三年加快推進,並制定了約束性要求,每年新建住宅面積裝配式比例增加5%,到2015年達到30%以上,這樣將有效吸引更多市場主體的參與。”

  其次,運用市場化激勵手段,讓節能者收益。目前實施建築工業化比傳統建築成本明顯要高,不少地方開始用市場化激勵措施引導提高工業化比例和住宅全裝修比例,從而達到節能目的。譬如,上海就對裝配式住宅建設項目可以增加容積率3%,寧夏、瀋陽、濟南等國內多個城市都開始啟動類似政策,這一政策對於開發商的激勵作用很明顯。

  第三,與土地出讓掛鉤,剛性推進建築工業化。上海市規土局局長莊少勤就建議,建築工業化推進,可以與部分土地出讓相掛鉤,即土地招拍挂之前,已將建築工業化要求寫入出讓要求,通過法律手段、合同監管來推動建築工業化的剛性執行,用土地供應與建築節能相掛鉤,是遏制浪費最有效手段。

  此外,在建築“二次節能”領域,專家也提出建議:

  第一,進一步提高節能要求。有專家認為,我國目前普遍要求建築節能率為65%,但按照現有的技術能力,節能70%以上是可以做到的。據測算,節能70%以上的建築,50年使用壽命中節能的費用,相當於建築投資甚至更多。“但我國目前標準依然過低,加上執行不嚴格,建築節能率縮水問題很突出,必須通過提高標準來控制。”

  第二,加強建築使用過程中能耗監控。張樺建議,應加強公共建築能耗監管,推進樓宇分項計量系統的安裝。“目前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採用新技術來管控末端行為,事實上國內大多樓宇節能空間都有30%以上,用精細化監控管理手段節能,可以事半功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馮雷、陸文軍、杜宇、王昆、孟含琪、潘德鑫、馬姝瑞采寫

建築節能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新建材 13.21 9.99%
2 嘉寓股份 13.89 3.19%
3 海螺型材 15.30 1.06%
4 聯創股份 102.80 0.89%
5 方大集團 13.09 0.1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延華智慧 13.81 -1.36%
2 達實智慧 23.24 -0.81%
3 方大B 7.55 -0.79%
4 瑞和股份 39.89 -0.75%
5 方大集團 13.09 0.1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