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礦企的轉型之惑:採礦權能否助力工業化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1-20 15:20:3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是非金屬礦藏資源大國。但是,因為礦産資源優勢向工業優勢轉型步履艱難,造成“原礦賣出,財富流走”的糾結局面,許多非礦資源大縣依舊在“捧著金碗挨餓”,數以百計的礦種難以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

  但在我國最大的黑滑石産地江西省廣豐縣,當地人正在探索走出一條加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之路。近兩年來,廣豐縣委縣政府力推工業化轉型加速度,引導民營企業廣豐方正非礦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現代化的“廣豐方正黑滑石工業基地”,現在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這座佔地400多畝的現代化工業基地裏,4個陶瓷基礎材料生産項目建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其中,電子電器陶瓷生産項目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年産10萬噸電子電器陶瓷配方泥生産線,主要為江蘇、廣東、福建等地的電子電器陶瓷生産企業提供標準化的配方泥坯,年産值約1.5億元;二是年産1.4萬噸電子電器陶瓷生産線,主要産品為陶瓷燈杯、燈座、電阻器、線路板等,採用熱壓鑄和幹壓成型技術,年産值約3.1億元。滑石洗泥生産項目達産後將年産20萬噸陶瓷配方泥,主要為建築、日用陶瓷生産企業提供標準化的配方泥壞,建成後總産值可達2.4億元。煅燒白滑石生産項目通過採用先進的立式回轉窯技術逐步淘汰原來落後的輪窯裝備,每條生産線生産能力30噸,投産後年産值可達9億元。滑石精細粉項目投資達8000萬元,年産10萬噸精細滑石粉,建成後年産值可達5億元~6億元。

  據統計,4個項目全部投産後,年産值將達20億元以上,預計可為當地帶來約2億元的稅收收入,並解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先進的深加工裝備與技術將在這裡得到廣泛採用。目前,環保型的煅燒生産線正在緊鑼密鼓地安裝調試,投産後將替代現有的幾十座土窯,真正實現由粗放型開發向煅燒黑滑石、電工陶瓷和日用瓷混配料、精細粉體等精細加工製造業的轉型。這樣的轉型不僅可以集約節約有限的資源,還可以有效地解決污染排放問題,保護生態環境。

  然而,在廣豐黑滑石加快轉型的同時,投入鉅資建設黑滑石工業基地的方正公司卻面臨著一個困惑:建設方正黑滑石工業基地之後,自己能否繼續公平地獲得採礦權?之所以會産生這種困惑和擔憂,還得從廣豐黑滑石採礦權招拍挂説起——

  上個世紀90年代,因亂採濫挖,可與優質高嶺土媲美的廣豐黑滑石賤如泥巴,政府收不上稅,百姓掙不到錢。進入21世紀,廣豐黑滑石採礦權轉為由企業公開競標獲得,即由出價最高的中標企業獨家集中開採。這種方式起到了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作用,黑滑石企業年繳稅額逐年遞增,去年已達近8000萬元。但是,這種“唯錢是舉”、將“最高價中標”作為投標的惟一門檻的招拍挂方式,也日益暴露出它的不足與弊端,比如,不考慮技術與裝備水準、不考慮人才等人力資源條件、不考慮開發與生産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考慮礦業開發的産業升級與工業化轉型等等。因而,這種出讓方式近年來備受各方垢病。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恒學指出,礦産地的工業化轉型是縣域經濟“資源換産業”的必由之路。如果廣豐黑滑石採礦權的招拍挂不考慮把工業化轉型設置為投標門檻,就無法轉變“急功近利只賣原礦”的開採方式,勢必會造成開發過程中的殺雞取卵,從而使廣豐黑滑石開採重新陷入惡性迴圈的怪圈,對縣域經濟發展十分不利。“廣豐的黑滑石開發經歷了從亂採濫挖到集中開採,從只賣原礦到發展深加工産業轉型的過程。如果這種困惑不解除,有可能重陷多頭開採、競相賤賣原礦的亂局,政府和企業力推的工業化轉型將泡湯,重蹈艱難覆轍。”在調研採訪時,一位熟悉情況但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記者坦言。

  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現任江西省企業聯合會會長張海如説,如果企業僅僅以價高就能中標,那麼為了儘快收回本錢並獲利,他們就只會挖空心思在中標期內多賣原礦多賺錢,而不考慮怎麼把賣礦石賺來的錢投入到工業化轉型。相比之下,方正公司為了推動廣豐黑滑石的工業化轉型,響應政府號召,已經投入8個億建設工業基地,不僅把中標期內採礦賺的錢全部投了進去,還把做其他生意賺的錢也悉數投了進去。如果在進行新一輪招拍挂時,仍然單純以“價高者先得”為投標門檻而不考慮設置鼓勵工業化轉型的因素,包括上述技術與裝備水準、專業人才等人力資源條件、開發與生産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因素,那麼,不僅積極參與工業化轉型的方正公司要吃大虧,背上沉重的財務包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工業基地也將變成一塊荒地,還會造成其他“後來居上”的投標企業可以“輕裝上陣”,惡性競爭,競相賤賣原礦的亂局,使地方政府本來每年可以獲得的7000多萬元稅收付諸東流。

  因此,各方有識之士呼籲廣豐黑滑石採礦權招拍挂應該設置工業化轉型的投標門檻,那麼,廣豐黑滑石的工業化轉型究竟有多大意義?據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參事、江西師範大學教授雷敏生調查分析,1噸廣豐黑滑石原礦石價格約為160元,加工成白滑石後,約為800元/噸;經過洗泥、壓濾,加工成陶瓷配方泥,約為1200元/噸;經過洗泥、壓濾、煅燒,加工成電器陶瓷元件,約為16000元~18000元/噸;經過洗泥、壓坯、燒成,製成鎂質日用陶瓷,約為28000元~30000元/噸;經過洗泥、壓坯、燒成,製成微晶玻璃磚,約為35000元/噸;經過破碎、研磨、煅燒,加工成精細滑石粉,約為1元/目。這就是方正公司近幾年積極推進工業化轉型提高原礦附加值取得的成果。黑滑石是新型制瓷原料,目前已佔日用瓷原料市場75%的份額。如果利用高品位黑滑石獨一無二的資源優勢,在廣豐扶植起高檔陶瓷和微晶石企業集群,就可以培育出年稅收超過10億的“黑滑石瓷都”。顯而易見,工業化轉型將數十倍地提高廣豐黑滑石的附加值,使其成為廣豐的財富之源。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非金屬礦技術創新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湛進一步闡釋了廣豐黑滑石工業化轉型的社會效益。他説,有了工業深加工手段,開採出的40%以上品位過低的原礦也可以得到加工利用,不留下俗稱“礦山垃圾”的尾礦,最大限度地科學利用資源。方正公司通過工業化轉型獲得的成果之一就是礦石利用率達到100%。張湛評價道:“方正黑滑石工業基地規模之大、環境之美、裝備之先進,在全國非礦行業極為罕見,可以説樹立了榜樣。”

  廣豐方正公司當年以9080萬元的最高價競得了廣豐黑滑石採礦權,而黑滑石工業基地一期建設投入就達到了8億元,後續還要12億元資金支援,工業化轉型的投入是礦權競標的十幾倍,即便政府通過擴界方式給予方正公司礦權傾斜,企業為工業化轉型付出的代價依然是巨大的。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礦物材料專家葉大年分析,開礦就是扒山賣土賣泥巴,很簡單,很粗放,賺不到大錢。工業化轉型既要技術,又要資金,還要人才,同直接買原礦相比,成本是巨大的,但可以獲得高附加值。黑滑石因為稀有,雖然應用領域廣泛,但是沒有現成的應用技術,需要開礦企業下大力氣、花大本錢、冒大風險組織研發,沒有戰略眼光和責任感的企業是不會做的。黑滑石産業可以延伸到精細陶瓷、建材、環保材料、醫藥、軍工等許多領域,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毫無疑問,實現工業化轉型,資源優勢就能轉化為財富優勢。所以,政府對於積極推進工業化轉型的企業應該倍加愛護並鼎力支援。

  儘管面對種種後顧之憂,方正公司仍在繼續投鉅資建設工業基地,而且向廣豐縣委縣政府呈報了“直接投資20億元,拉動投資25億元”的《方正黑滑石工業基地産業佈局及實施計劃》。方正公司董事長梅端傑堅信,只要有利於地方經濟發展,各級政府就沒有理由不支援。他的信心來自於新任廣豐縣委書記鄭光泉和縣長譚贛明一心做事的態度。鄭光泉明確提出“堅持集中開採,避免無序競爭,鼓勵支援企業加大精細加工的科研投入和實業投資,推動黑滑石礦業向黑滑石工業轉化,是做大做強黑滑石産業的發展路徑”;提出“政府要立足職能做好服務,推動企業想投入敢投入,儘快實現從産業規劃向産業成果轉化”的保障措施。縣委縣政府領導也明確表示,要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儘快解決依法擴界的問題,解除方正工業基地“無米下鍋”的後顧之憂;同時,與國土資源部門探討在下一輪招拍挂之前,出臺有利於工業化轉型的政策。

  無巧不成書。11月10日上午,記者正在廣豐縣壺嶠鎮方正黑滑石工業基地調研採訪時,巧遇上饒市委書記陳俊卿率上饒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和下屬十縣一區主要負責人來這裡考察工作。梅端傑向陳俊卿一行詳細介紹了工業基地的投資進度、建設規模、黑滑石深加工工藝流程及深加工帶來的高附加值等情況,陳俊卿饒有興致地詢問了黑滑石原礦經初加工、深加工直至生産出高檔陶瓷、電工陶瓷、陶瓷磨球的過程。在巡查過程中,陳俊卿肯定了方正公司投資建設工業基地、不斷擴大深加工規模、提高黑滑石附加值的做法,鼓勵他們加快黑滑石産業轉型升級,把黑滑石工業基地做實做強做大,為地方安排就業、增加稅收和生態環境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日前,廣豐縣黑滑石産業基地被批准為省級産業基地。該縣著力保障黑滑石産業基地建設用地,儲備土地已達1000余畝。今年初,當方正公司一期投資6.5億元、年産80萬噸黑滑石煅燒和提純黑滑石粉項目用地通過會審以後,立即一次性供地158畝。7月下旬該項目落成投産以後,馬上又提供了二期産業鏈項目用地共170多畝。

  賣原礦是最省力、最粗放、價值最低的賺錢方式,“最高價中標”的招拍挂也是最簡單、最不惹是非的辦法,它們疊加的結果就是再寶貴的資源也只能賤賣,相信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廣豐黑滑石産業興衰起落,就在於二者的存廢之間。但願,採礦權能夠説話,有關政府部門能夠站得高,望得遠。(來源:中國礦業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