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越嚼越有味的“中國經濟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3-22 03:59: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新常態,已成為國際經濟界人士的“炙熱”話題。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經濟峰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一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參加了很多年,每次都感到非常激動”,是開場白,也是大實話。這位美國經濟學家年年帶來有深度的研究。在2013年的發展論壇年會上,《經濟日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當時,這位經濟學家清晰地表述,“中國經濟正進入歷史性轉折期。我相信中國經濟增速仍可維持在7%左右的水準。需要強調一點,繼續維持7%或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並不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是要看品質。”他今年初發表的《中國世紀從2015年開始》,再次引發關注和爭論。在本次論壇上,他做了長達20多分鐘的演講,“如果中國能夠做好的話,我覺得是能夠保持7%這樣一個新常態增長率的。”斯蒂格利茨的觀點鮮明而不動搖。

  老朋友還真不少。史蒂芬·羅奇,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發展論壇舉行了16屆,他參加了15屆,不可不謂之“老朋友”。他這次帶來了新書《失衡》,而他在本次論壇上發表的“‘新常態’就是下一個中國”的言論,在網路上已被熱轉。

  還有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他對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是通過到中國許多地方實地調研親力親為的。他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排序説起,談了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理解,認為“經濟波動太大了不叫常態,常態是中國要努力實現的一個目標”。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保羅·羅默、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裏·薩克斯、英國康橋大學教授彼得·諾蘭……談起中國經濟新常態,這些大教授有數據有模型有比較,研究頗深。

  而企業界人士比經濟學家更為關心“中國經濟新常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山姆·威爾士頗為“謙虛”地表示,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企業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增速的確在放緩,但還是在增長,增速的放緩仍然是在創造巨大的經濟增量,中國的經濟正在進行轉型,也會變得更加穩定和可持續。

  施耐德電氣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是本屆論壇的外方主席,“我期待著在此論壇上與大家齊聚一堂,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要義,積極探討,共同努力,以期為各方帶來積極影響!”他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強勁增長,將是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及全球繁榮與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聆聽論壇,腦力激蕩,“中國經濟新常態”儼然一門“新學科”,而其背後的支撐,正是創造中國經濟奇跡的偉大改革實踐。

  觀經濟大勢要用“大邏輯”。要探尋“中國道路”,還真不能不研究“中國經濟新常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