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安街最後一根煙囪今起熄火

  • 發佈時間:2015-03-20 13:56:15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3月上旬的每一個晴天,行走在大望路邊,依舊能看到“長安街最後一根煙囪”不停吐露的白色水蒸氣。這是一根高240米的煙囪,它的頂端可以穿越東城人的目光,與西城人對望。今天起,隨著國華北京熱電廠宣告關停,這根剛完成新年供暖使命的煙囪也將永久熄火。

  就在昨天,京能石景山熱電廠燃煤機組也宣告關停,兩座老牌熱電廠的“退伍”,將共同為北京年燃煤量壓減450萬噸。至此,北京離“2017年前壓減燃煤1300萬噸”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關停

  一個按鈕卸下130萬噸燃煤重負

  上午10點半,國華北京熱電廠的1單元檢測室內還在不停顯示著機組運作數據,3名檢測員坐在大螢幕前一絲不茍地檢查著運作情況。檢測室外的車間噪聲轟鳴,正在等候關停儀式的十幾名老員工排成一隊,請媒體記者用單眼為他們多拍幾張闔影。

  11點,關停儀式開始。11點09分,隨著一聲“5、4、3、2、1,按”,北京市副市長張工、神華集團副總經理韓建國一齊按下了關停按鈕,國華北京熱電廠的使命就此終結。一名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師傅站在人群的最後排,踮起腳尖向裏面張望。他轉過頭對本報記者説:“能給我拍個照嗎,把關停現場拍在背景裏。”他笑了一下説:“留個念想兒。”據統計,廠內機組的關停,將為北京年燃煤量削減130萬噸。

  不捨

  北京熱電人懷念聽了20多年的哨聲

  恰逢關停前一週,記者分別走訪了兩個老牌熱電廠的工作車間。採訪當天,北京市還未停止供暖,燃煤機組仍在按部就班地運轉,員工們的工作勁頭沒有絲毫倦怠。談起與老工廠的情緣,幾名熱電人説話間紅了眼眶。

  李染生在石景山熱電廠工作了24年。自從知道廠子要關停了,每次走進車間,他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自己年輕時工作的場景。在機組震耳欲聾的噪聲中,李染生大聲對記者喊著:“您看靠窗那邊,十年前,那有一排鐵櫃子,裏面放著的鐵耙子都是我們的寶貝,後來為了美觀我們給它搬走了;您抬頭看,我剛來時根本不敢開這十幾米高的天車,我師父就逼我上去,現在我站在上面打掃衛生都不害怕。”走出車間,空曠的工廠內響起了如同學校上下課時的哨聲。“您聽,這是我們中午吃飯的哨聲,上下班時也有,聽了二十幾年,以後聽不到了,不知還習慣嗎。”走過廠旁的玉蘭樹,李染生停下來,聲音哽咽,“等玉蘭花一開,這裡特別漂亮。”

  “這是廠子的新址,我是跟著老址一起遷過來的,直到現在。”站在國華熱電廠大院兒裏的員工劉力明用力跺了跺腳下的土地:“我的青春全寫在廠裏了。”

  除了不捨,老北京熱電人還為廠子的歷史驕傲。京能石景山熱電廠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成立的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分廠,而國華北京熱電廠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第一家高溫高壓熱電聯産企業。多年來,兩個老牌熱電廠為首都人民供電供熱立下了汗馬功勞。工人們互相安慰:“這次關停也是功勞,為環保作貢獻,也算欣慰了。”

  展望

  四大電廠關停

  減煤量等於搬走

  3.5個首鋼

  加上已于去年關停的大唐高井熱電廠,截至目前,北京四大電廠已關閉三座,而位於高碑店的華能北京熱電廠預計于2016年關停。四大電廠關停後,將減少920萬噸燃煤消費,約佔北京壓減燃煤目標的70%,相當於3.5個首鋼搬遷減少的燃煤量。

  在朝陽區迴圈經濟産業園內,隨著叮叮噹當的施工聲,兩台臥式自然迴圈餘熱鍋爐正在建設之中。這裡是于2012年成立的國華燃氣熱電廠,將於今年上半年投産,並實踐環保排放的綠色生態路線。與燃煤鍋爐相比,燃氣鍋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煙塵約是煤炭的1/3,二氧化硫排放低於煤炭的1/5,二氧化碳排放僅為煤炭的2/3。該燃氣熱電廠所屬的北京東北熱電中心,也將接替國華熱電廠,繼續為北京市民供熱供電。而京能石景山熱電廠原本承擔的供電供熱,將由已經建成投運的西北熱電中心替代。

  殷呈悅 J241 甘南攝 J12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