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述:新加坡專家看好中國經濟“內外兼修”

  • 發佈時間:2015-03-20 13:48: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新加坡3月20日電(記者包雪琳)一方面以改革促發展,一方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面臨複雜的國內與國外經濟形勢,中國政府正在內外兼修。新加坡專家與學者看好這樣的轉型與開放大棋局。

  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要啃硬骨頭的,中央和地方財政的關係要調整、政府的角色要轉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最關鍵的轉變是資本市場的形成,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陳抗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陳抗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正常現象,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轉變,必須要經歷一定的陣痛。舊的增長方式轉變了,新的增長點尚未充分顯現,因此經濟增速放緩不可避免。

  他強調評估經濟的好與壞不能僅看增長率一個指標,經濟增長應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利益,為老百姓提供就業機會、改善民生。中國先前的經濟增長方式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尤其是對生態的破壞,比如霧霾、水污染等問題,因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入追求品質、重視可持續性的“新常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陳抗認為,經濟增長不能像過去那樣依靠地方政府“上項目”,而是要依靠民間投資的增長,依靠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創新活動。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還不能將儲戶手中的資本轉移到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手中,這些企業資金渠道不足、融資成本非常高,很多創新點子沒法實現。因此,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最關鍵的轉變是資本市場的形成。

  陳抗説,從幾個産業目前的情況看,製造業存在“産能過剩”的問題,2014年第三産業的增長率高於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新的增長點將出現在與消費相關的服務業方面。

  針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打造“雙引擎”戰略,陳抗認為,“雙引擎”戰略提到了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這非常重要,政府也大有可為,需要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需要解決地方政府財權、事權不匹配的問題。

  放也是改革。中國政府在應對內部轉型挑戰的同時,也致力於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通過推進自貿區戰略來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亞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認為,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是中國在當今國際政治經濟棋局大博弈中一招相當高明的好棋,以亞太自貿區來應對當下的地緣經濟困局,具有若干巨大的優勢。

  中國高調提出建設亞太自貿區,本質上是在做有利於國際經濟發展和各國人民福利的事情,亞太自貿區具有包容性,旨在通過自由貿易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理應得到廣泛支援。

  此外,亞太自貿區意味著中國願意更大程度地打開國門,進行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也必定因此加大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

  王江雨認為,中國推動亞太自貿區的設想應該有類似“白皮書”的綜合性報告,規劃各個領域希望達到的目標,安排專人細化市場準入、規則制定等方面的執行情況。

  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亞太自貿區會對大國之間的勢力平衡産生很大影響,王江雨認為加強互聯互通、推動新一輪更高水準的改革開放的做法是正確的,關鍵看能不能執行好,這就需要資金和人才的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