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成就“安全夢”

  • 發佈時間:2015-03-19 09:31:2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通訊員 孫開傑

  1997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張建平來到民航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成為了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5年後,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張建平被一道考題難住了:如何評定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運作品質。考試過後,他翻閱材料時發現,大批民航領域的科研者都在尋找這道難題的答案。

  當時,中國民航開始大量引入發達國家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經驗,空管運作保障體系已現雛形。喜歡鑽研技術的張建平,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安全管理要從“靠經驗説話”向“靠數據説話”的模式轉變。

  從此,張建平開始潛心研究建立管制運作大數據挖掘和採集平臺,成為技術帶頭人。2011年3月,成都地區率先實現了管制運作品質的實時數據監測和綜合評價。2014年1月,西南地區管制運作品質測評系統和空管不安全事件快速檢測系統完成了升級工作,管制服務運作品質監測系統初步建成。

  多年來,張建平在核心科技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和著作,他主持的《機場及空域航班時刻容量的評估與優化利用》《多機場終端區航班進離場協同運作模式與方法》等6種管制運作品質定量評價的研究成果,實現了國家級關鍵技術的突破並在空管崗位上推廣應用。對此,張建平很淡然:“只要在認定的領域認真鑽研,獲得突破是必然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每當看到快速發展的空管保障系統因我們的工作而日益紮實時,我就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在同事眼中,張建平的科研作風嚴謹,他和他的團隊開創的風險識別、語音識別技術、最小間隔安全評估等多項研究成果名列行業前茅。他每天工作時間平均超過12個小時。別人覺得勞累又單調的生活,在張建平看來卻充滿樂趣。“我一天埋頭工作,也不會覺得煩。拿著工作筆記,站著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工作18年,張建平謙遜的本色一直沒有變。當人們還津津樂道于他的成績時,他已將目光看向了前方:系統升級、硬體配置、網路拓撲。他説:“攻克空管技術的難點,需要20年、30年,甚至一輩子。我會堅持到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