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航空機長和航空管制員的春節
- 發佈時間:2015-02-20 09:5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2月20日消息(記者劉楠)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爆竹聲聲辭舊歲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説,飽含著無數漂泊遊子對於家的渴望。但是對於南航深圳分公司的機長呂浩來説,這已經是第五個不能回家的春節。
呂浩:今年春運我們航班數量和載客貨量都整體上升了12%左右。所以整個工作時間延長,我們公司從早上六點開始,到晚上兩三點持續運作。整個民航差不多是24小時在工作,把這些春運旅客送回家。
今年春運,全國民航客運量預計將達到4752萬人次,國內航線預計在每週5.3萬個定期航班的基礎上,再增加1.2萬個航班。
民航人員:出國遊和新航線的新挑戰
春運期間,除了回家和親人團聚外,“出國過春節”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這也對航空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呂浩所在的南航為例,2014年先後開通了廣州到紐約、舊金山,法蘭克福、莫斯科等國際航線,在深圳也開通了到泰國甲米、馬來西亞沙巴、南韓濟州、首爾等地的新航線,還有赴日本仙臺、青森的包機服務。
呂浩介紹説,一條新航線,對於飛行員來説就意味著一個新的挑戰。
呂浩:我們要對新開的航路進行熟悉,周圍有什麼機場可供安全落地、航路途經國家的法律條文、甚至當地管制員的英語口音。首航當天,也要提前把當天的情況全部預演一遍。
除此以外,國際航線上整個機組的工作強度也會增加。以深圳到泰國甲米的航線為例,當旅客們滿懷欣喜的飛往那個“有如天堂”的熱帶島嶼時,很少有人了解飛行員的辛苦。
呂浩:為了方便旅行團收團,航班晚上11點起飛。機組晚上8點鐘出發,9點到達機場,10點檢查飛行控制設備,同時和塔臺溝通申請起飛時間。10點20客人登機,11點等到飛行塔臺的命令後,飛機起飛。
整個航線會經過香港、越南、寮國,最後達到泰國已經是北京時間將近3點鐘了。旅客下飛機後,乘務員收拾客艙、更新餐食,飛行員檢查飛機,完成飛行前的各項準備。40分鐘之後回程的旅客登機。這已經是淩晨4點了。
呂浩:按照正常的生理週期,這是人最疲勞的時候,飛行員一個是要利用前期的休息調整我們的生理週期,另外我們也會用輪流休息的手段,保證高水準的服務。飛回深圳已經是早上7點半了,等回到駐地,已經是早上10點了。
那生物鐘紊亂怎麼辦?在呂浩眼裏,這已經成為民航人的職業病。
呂浩:民航人多少都會有一些紊亂,睡眠的品質不是太高。進入睡眠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個我們會通過鍛鍊盡可能調節。法規也會儘量保證我們的休息時間。但是在這個工作的背後,民航人所付出的艱辛,確實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
雖然辛苦,但是呂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著旅客們滿臉期待的登機,到達目的地後歸心似箭的下機,這個時候就感覺很滿足、很有成就感。
航空管制員:1600多架次的航班起降
春節不回家的不僅僅是飛行員,在首都機場99米高的塔臺上,還有一群人在緊張的忙碌著,他們就是航空管制員。居高臨下的管制員帶著通話耳機盯著眼前的天空、跑道,還要不時的看著電腦上各種參數,然後向飛機下髮指令。
塔臺管制員是一個高度緊張的職業。首都國際機場的管制員們平均每天要指揮1600多架次的航班起降,高峰時段每條跑道每一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降。
塔臺管制室副主任郝雅琳也是從一線管制員幹起來的,他説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有點累,沒太多壓力,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職責了解的越來越深入,壓力也越來越大。
郝雅琳:有時候飛機在頻率裏一叫你,你就一激靈:我怎麼把它忘了?我覺得這种經歷可能每個管制員都經歷過。這個時候管制員晚上開始做夢了,做了一些非常可怕的夢。
管制員們的每一個指令都意味著數百名乘客的生命。由於工作壓力大、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時候工作時間黑白顛倒,很多管制員都會出現頭疼、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空管局會請心理諮詢師進行專業輔導,也會組織大家參與體育活動來減輕壓力。
但正是這些飛行員和航空管制員的共同努力,讓大家在一天之內就可以騰挪萬里、週游世界,讓大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與家人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