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謀劃新突破

  • 發佈時間:2015-03-13 21:29:5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濟發展和財政收支新常態下,農業綜合開發如何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突破?國家農發辦日前發佈的2015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點,繪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綜合開發的路線圖,提出既要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又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助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支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上邁出新步伐,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

  【關鍵詞】創新思路

  關鍵環節精準發力

  面對新常態下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著眼全局,自覺把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大局中去謀劃推進,在新“四化”同步發展中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主動推進改革創新,使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更加符合中央戰略決策部署,更具創造性和生命力。

  要點強調,充分認識農業綜合開發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中的獨特優勢,在發揮“綜合”優勢中科學定位,在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精準發力。

  按照要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綜合開發將“始終把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統籌實施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夯實基礎”。同時,“大力扶持農業産業化經營,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著力打造優勢特色産業帶,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開發效益。”

  要點還特別提出,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更新發展理念,找到新的發展突破口,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研讀要點,新思維、新舉措、新路徑處處可見——

  發揮綜合優勢,以高標準農田為平臺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探索土地治理和産業化經營兩類項目結合新途徑,最大限度發揮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整合和示範效應。

  推進簡政放權、責權結合。進一步下放審批權力,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各級機構職責,簡化管理程式,在管理機制和政策上“鬆綁”;在扶持重點和業務上“瘦身”,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先行先試,大膽創新。

  創新體制機制,提升開發效益。積極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持有管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探索制定農業綜合開發撬動金融、社會資本投入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現代農業試點項目扶持政策。

  【關鍵詞】首要任務

  建設高標準農田

  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到2020年年底,農業綜合開發要建成4億畝高標準農田,改造重點中型灌區1575處。

  為此,要點明確提出,要始終把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各省(區、市)要嚴格按照本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規劃,進一步明確區域佈局、建設目標和工作任務,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圍繞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將口糧生産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有效鞏固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真正實現“藏糧于地”。實施“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鼓勵各地先行先試,推進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實現項目和項目、資金和資金之間的“無縫對接”。同時,大力推進中型灌區項目建設,集中財力支援改造和延伸建設幹渠、毛渠,為已建好的高標準農田“最後一公里”接通“毛細血管”。

  今年,國家農發辦將積極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持有管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的“準入門檻”,放寬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經營規模限制條件,支援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推進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後形成的資産移交給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有、使用和管護,資産收益由全體成員共用。研究探索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

  【關鍵詞】新型主體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支援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任務,也是下一步農業綜合開發的重點。

  今年,農業綜合開發將大力扶持帶動力強、示範引領作用突出的産業化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向優勢特色産業帶集中,提升龍頭企業和主導産業的結合度,共同做大做強。支援農民合作社與龍頭企業聯合集聚發展,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引導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及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共用發展成果。逐步將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納入扶持範圍,提出針對性扶持政策。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股份合作、訂單農業、企業加農戶、社會化服務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在推進優勢特色産業帶建設方面,今年將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産業化發展為基礎,支援區域優勢顯著、主導産業明確、引導示範作用突出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優勢特色産業帶建設,培育和延長産業鏈條,打造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在扶持方式上,今年將繼續完善産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政策。將土地治理和産業化經營項目統一謀劃、整體佈局、組合實施、一體化推進,使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當地産業發展環境配套銜接。進一步完善産業化經營扶持方式,適當拓寬資金的使用範圍,探索股權投資基金扶持方式。對於投入到合作社的財政資金,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加大支援農産品流通環節力度,探索對農産品電子商務的支援政策等。

  【關鍵詞】調整佈局

  力促可持續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不能竭澤而漁。今年的工作要點特別提出,注重生態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按照要點,今年將進一步調整農業綜合開發佈局,圍繞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開發條件,以“保、調、轉、退、減、進”六字方針為統領,調整和優化農業綜合開發佈局。對重點開發區、保護性開發區、限制性開發區制定不同的開發政策,實施不同的開發方式和扶持措施,把調整和優化佈局逐步落實到位。

  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要點明確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路徑,包括:積極推進高效節水措施推廣應用;大力支援發展迴圈農業;加大生態綜合治理力度。

  今年將創新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投入機制,將開發與農業的科技推廣應用相結合,提高項目的科技水準。大力推廣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優良品種應用、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搞好先進適用技術的組合配套,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努力把項目區建成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

  【關鍵詞】完善機制

  讓綜合開發更具生命力

  面對新時期的農業綜合開發任務,要點提出,要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機制創新。其中包括:健全協作機制,進一步提升部門項目扶持效果;完善政策制度,進一步激發改革創新活力;提升運作效能,努力推進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水準。

  今年將加大部門項目建設力度,把部門項目工作納入到農業綜合開發全局和各部門工作大局中去考慮,進一步調整扶持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推動單個部門項目規模“由小變大”,項目佈局“由散變整”。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建設。適應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研究啟動生態迴圈農業示範等項目。

  在政策制度方面,今年將全面梳理現行農業綜合開發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研究確立新的制度框架,建立制度建設定期報告反饋機制。圍繞加強管理和改革創新,建立健全科學完備、銜接配套、規範高效的政策制度體系。

  今年將進一步下放審批權力,實行分級管理,賦予地方農發機構更大的自主權。圍繞農業綜合開發的基本任務和職能定位,允許各地因地制宜、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兩類項目綜合優勢,以建設標準化生産基地為基礎,以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全力打造本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研究制定農業綜合開發撬動金融、社會資本投入相關政策。其中包括:探索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採取貸款貼息等方式,撬動金融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和帶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籌集資金開展高標準農田和産業化經營項目建設。

  完善現代農業試點項目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扶持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帶動産業發展、“一縣一特”産業發展試點項目政策。放寬農業園區功能區設置條件,立足實際開展持股龍頭企業試點,調整各類項目財政資金投入比例,合理確定園區規模和糧食種植比例。

  此外,今年將進一步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包括建立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競爭性分配機制。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投入,進一步完善“綜合因素分配法”,科學分配中央財政資金。根據評審辦法試行情況,修訂評審制度,改進抽查審核機制,加強對省級評審工作和評審結果的監督評價。自2015年起,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省級管理工作品質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績效進行分開考核評價。加快農業綜合開發資訊化建設步伐,打造“電子農發”,為項目資金管理提供現代化管理手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