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15將劍指網際網路服務 網路購物或"中槍"

  • 發佈時間:2015-03-13 16: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3日訊(楊淼) 30多年前,消費者走上了維權之路,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可隨著多種新興事物的出現,特別是在網際網路興盛的今天,使得消費者在維權的道路上走的並沒有很順暢。

  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成為3·15重點調查對象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全國消協組織2014年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9415件,解決543970件,投訴解決率87.8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2002萬元。其中服務大類投訴數據顯示,與2013年相比,網際網路服務已經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成為了消費者投訴最為熱點的問題。

  3·15晚會總導演史亞東之前曾向媒體透露,由於網際網路領域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個人資訊泄漏、網際網路金融都是用戶關心的問題,網際網路領域的弊端用史亞東概括的話來講就是“人傻、錢多、沒人管”。因此業內分析網際網路領域今年是3·15調查的重點對象,或將“中槍”。

  2014遠端購物投訴成為服務大類投訴首位

  而在網際網路行業中,遠端購物是現如今消費者最長使用的消費方式。據消協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消費方式多變的今天,遠端購物已經達到了服務大類投訴的第一名,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遠端購物投訴20135件,其中網路購物佔92.28%。中國經濟網分析,投訴增多的原因有網路購物的數量增多、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實施、還有網路付款的安全等,這都會造成消費者的投訴。

  國家工商總局此前公佈了2014年下半年的網路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抽檢了多個網路購物交易平臺,包括淘寶、京東、天貓、1號店、聚美優品等。據中國經濟網了解,此次監測共完成了92個批次的樣品採樣,正品率卻只有58.7%,不足六成。

  這些直觀的數據表明遠端購物本身存在很多問題,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紅燦就曾表示,這些問題反映出中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同時,也反映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依然存在,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第三産業快速發展,服務類消費投訴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遠端購物衍生移動端電子商務 陷阱重重

  在遠端購物中,現如今最流行的莫過於移動端電子商務,包括微信購物、APP購物、手機QQ購物等,而這一類相較于傳統PC網購來講,風險更大,投訴比例也飛速增長。

  中國經濟網從《第3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了解到2014年我國手機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36億,手機購物的使用比例較2013年提升了13.5個百分點,達到42.4%。

  如此龐大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手機購物的盛行,也曝露出更多的問題,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這方面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還需更多細節的完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就向媒體表示,移動電子商務維權很大問題出現在朋友圈購物,售假、欺詐、收款不發貨、退貨難等問題,公眾號中賣假售假情況觸目驚心。由於缺乏經營主體,買賣雙方屬於私下交易等因素,類似微信購物等“殺熟”交易行為頻頻曝出維權難。

  因此,我們國家要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可以讓消費者有維權的依據,加大監管力度,讓消費者有維權的保障,成為商家忌憚的障礙;商家要遵紀守法,切莫走上欺瞞消費者的“不歸路”;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對新鮮事物保持謹慎態度,切莫調入陷阱,不給商家有機可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