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維權·新“房”態

  • 發佈時間:2015-03-12 02:29:56  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水墨 李小白

  在整個經濟與社會生活進入所謂新常態的背景下,2015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亦將如期而至,年年“315”,今夕是何年?廣廈千萬間,何處能安身?遍地鋼筋混凝土,哪方天地是我家?

  當越來越多的居民傾盡一生積蓄而購買一套住房的時候,他們所關心的無非是要買得好和住得好,住得舒心與安心;當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千方百計提高樓盤品質、不斷推出創新戶型、不斷創造低碳、綠色、環保、節能、節水住宅的時候,讓購房者買得放心並感到物有所值,就應該是一個具有良知房企的自覺行動。

  當一個市場中的違規銷售、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造成的“豬跑跑”、“樓裂裂”、“梯停停”“物業”成為“誤業”,綠地成為車場、消防通道成為地下室等現象在“嚴查風暴”中漸漸消失的時候,一個規範化、制度化和成熟的樓市才能到來;當限購成為過去、不動産登記變成現實、房産稅開徵漸行漸近的時候,更多的購房者更加理性地對待住房需求,那麼觀望的情緒與預期則更加難以消彌。

  當商業地産中綜合體之夢,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一鋪養三代”已輝煌難再時,一個城市的商圈與商業佈局則顯得尤為重要;當在觀望中進入“倒春寒”中的住宅銷售下滑成為常態的時候,適時消化省城樓市中的“庫存”也已經迫在眉睫。

  這些包括更多的因素,其實也真正構成了當下省城樓市中紛繁複雜的新“房”態。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省城已經依法依規登出了59家不規則房企;去年下半年以來也有近百個樓盤被強制拆除甚至回填,這都在強烈傳遞著一個信號:房子不是誰想蓋就能蓋的,蓋好房子的企業和稱得上為“優質”的樓盤,取得“五證”之後才能上市。這種嚴查風暴所帶來的不僅是一種對市場的規範,更重要的是在根本上要為購房者買房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是在為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到放心房保駕護航。

  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形勢下,在《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實施一週年的日子裏,今年“3.15”“攜手共治 暢銷消費”的主題無疑會增強人們學法和依法維權的信心與決心;有關方面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7.14%的購房者認為新房最容易産生糾紛,14.29%購房者認為二手房最容易發生糾紛;28.57%的購房者認為裝修最容易發生糾紛;市場上21%的購房者擔心房屋品質; 由此可見,消費與維權仍然會是住房銷售中的新常態。而在從去年持續至今的樓市“寒冬”尚未轉暖,清冷的市場讓開發商坐立難安的形勢下,在銷售不暢成為新“房態”的情況下,因施工進度延緩和資金鏈壓力等諸多問題導致“延期交房”現象也逐漸增多,購房者依法向開發商進行維權,倒逼開發商的“誠信度”,促進問題解決則更值得關注。

  有關專家指出,推動消費者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加強消費糾紛調處、消費意見反饋、消費訴求反應的快速應對機制,聚焦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的重點領域和壟斷行為,積極運用維權手段,推動市場交易秩序健康、有序,保障消費者放心消費,共用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應該成為一種矢志不渝的追求。

  那麼遵循這樣的思路,在住房結構多元化,住房産品多樣化,住宅消費需求個性化的年代裏,任何一個區域、商圈、板塊可能是大多數購房者置業的第一步,一個區域的規劃、一個商圈的興起、一個板塊的環境,都牽動著置業者的消費傾向,相比買下房産時的樂樂陶陶,購房後的房産糾紛問題則讓人揪心難平,房地産市場需要政府的監管,更需要開發商承擔應有的合同責任和社會責任。創造一個讓購房者放心並有尊嚴的房産市場,需要政府、媒體及房産界的共同參與。給購房者一個安定的“家”,讓“家”的那一片天空舒適、溫馨而長遠;讓居住的環境中每一株小草、每一絲空氣、每一塊綠地都充滿著無限生機與活力,也應該成為當下省城樓市的新“房”態;但願這樣的日子早些到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