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一家企業錯信“信用證”損失百萬美金

  • 發佈時間:2015-03-11 06:33:4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涂玥 通訊員 陳秀智

  由於用銀行的信用作為保障,一直以來信用證都被很多企業認為是一種相當安全的支付方式。可是最近一張高達百萬美元的信用證,卻讓杭州的一家化纖企業吃盡了苦頭。

  去年,杭州這家化纖企業拿下了加拿大一家公司的一個大訂單,對方通過烏克蘭銀行轉遞給杭州企業一份期限為120天、金額高達100萬美元的信用證。沒想到過了應付款日一個多月,企業仍未收到信用證項下的款項,而貨物早已被買方提走,買方卻一直處於失聯狀態,企業只能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營業部(簡稱“浙江信保營業部”)報損。浙江信保營業部通過深入調查後發現,企業接受到的信用證並非銀行開具,而是來自一家位於印度的空殼財務公司,這家化纖出口企業很有可能會面臨錢貨兩空。

  為什麼一家空殼公司也能開具信用證?信用證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浙江信保營業部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儘管實際交易過程中有超過九成的信用證都是銀行開具的,有銀行的信用作為保障,但是仍有部分信用證會存在非銀行機構開立。出口企業在拿到信用證後還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尤其是碰到這種通過銀行轉遞的情況時,更要關注開證人是否屬於非銀行機構。

  信用證並非只有銀行可以開

  作為目前國際貿易中常用的一種結算方式,信用證通常是指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書面文件,從而以銀行信用代替商業信用來降低貿易雙方的交易風險。不過,浙江信保營業部相關工作人員也解釋説,就法律和國際慣例上來説,信用證的開立主體沒有規定必須為銀行,部分非銀行機構也可以開立信用證。

  如國際商會銀行技術與慣例委員會就不反對非銀行機構開證,只是提醒此類信用證風險較大,受益人應該謹慎選擇是否接受。

  “受非銀行開證人自身的信譽度、經營情況、償付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非銀行信用證往往存在更高的信用、操作和欺詐風險,所以我們一般建議企業謹慎接受此類信用證。”浙江信保營業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仔細審核信用證開證人資訊,但別一看“Bank”就信了

  而如果想要盡可能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就很有必要了。就拿目前全球大部分國際信用證都採用的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電文格式來説,部分電文要求非銀行開立的信用證在“ISSUING BANK(開證行)”一欄中標注非銀行開證人的名稱及地址。此外,企業拿到信用證後也可以通過SWIFT官方網站SWIFT.COM和銀行家年鑒BANKERSALMANAC.COM查詢開證人資訊,或者認真分析信用證條款,以此來甄別真正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的一方是否銀行機構。

  不過,甄別過程中也要特別留心“李鬼”。“有的財務公司會故意把名字註冊得跟銀行很像,用‘Bank’之類的單詞對企業産生誤導,審核時還要多留個心眼。”浙江信保營業部相關工作人員提醒。

  因為單據要求高、費用貴,杭州企業選擇信用證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

  事實上,儘管就目前來看信用證仍然是最為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但這種工具在杭州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中的使用比例卻正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一方面因為在使用信用證的過程中銀行對於單據的要求比較高,一些中小企業制單能力相對較弱,很容易達不到銀行單據一致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信用證在開立、傳遞、承兌等各個環節都會産生較高的費用,無形中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再加上金融危機以來,國外一些銀行,特別是中東、南非、尼日利亞等新興市場銀行的資信情況不佳,這些都可能會導致信用證的接受度不高。”浙江信保營業部相關工作人員解釋。

  取而代之,受國外市場經濟環境不景氣以及部分國外客戶融資成本高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杭州不少企業現在選擇了“賒銷”的結算方式。不過浙江信保營業部的工作人員也提醒,這種支付方式風險較高,最好選擇資信相對良好的買方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