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還傳統文化以“本來面目”

  • 發佈時間:2015-03-11 03:3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姜昆建議在小學階段把傳統文化課程設為必修課,用傳統文化課程替代現有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應該説,這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正如姜昆所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有諸多不足,內容有些在語文、歷史、科學等科目中已有出現,流於空泛,特色不明顯;課程也多停留在日常行為規範、初步社會認知等基本層面上,沒有上升到人格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這一戰略高度,此種情況確實需要改變。

  與“品”課相比,中國傳統文化早已擁有博大精深的學術體系,其思想深度和文化廣度都足以統攝“品”課內容。如果教材當得,教法得體,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效果肯定要優於“品”課。

  最關鍵的是,若將傳統文化列入中小學必修課,可能會激活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系統,矯正當下“國學熱”中的種種誤區。現在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期,要很好地完成這種轉型,我們確實需要全面繼承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中國傳統文化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過去,我們曾以“破四舊”的名義,不加區分地摒棄甚至詆毀過傳統文化。這種做法是粗暴的,不可取的。對此,人們現在已經有了較理性的認識,開始提倡學習傳統文化。

  但是,曾經的破壞對今人學習傳統文化確實構成了某種隔閡與障礙。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學校和家長認為讓孩子背背《弟子規》、古詩詞就是學國學了;提倡孝道,就讓小學生給媽媽洗腳。不是説《弟子規》不好,也不是説小學生給媽媽洗腳不對,而是説傳統文化若長期停留在這種“表演”的層面,那會讓人們更加誤解傳統文化。

  此外,由於一些人對傳統文化理解得不全面,不能把握其思想精髓,不少民間的傳統文化推廣者中出現了一種“復古主義”傾向,試圖把現代人重新拉回到穿漢服、行跪拜禮的古代社會。相應地,他們對傳統文化中“孝、悌、忠、信”等核心觀念的解讀也缺乏鮮活的時代感,不能與時俱進。應該説,今天的國人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在現代社會活得更美好——傳統文化的滋養會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和諧,更能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形成正確的“三觀”,做出正確的選擇,活得更從容,幸福。

  矯正誤區的最好做法就是認真、全面地學習。姜昆建議將傳統文化列入中小學必修課,起碼有助於讓中國人更全面地學習傳統文化。通過全面地學習,人們就會逐漸克服對傳統文化的片面性認識,還傳統文化以“本來面目”。

  把握了“本來面目”之後,我們還要將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轉化,即讓傳統中的精髓與我們當下的生活實現“無縫對接”。倘能做到這一步,傳統文化必然得以真正復興,國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及整體的精神風貌亦會煥然一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