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pple Watch來了!

  • 發佈時間:2015-03-11 03:31: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蓋倫

  北京時間3月10日淩晨,蘋果公司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2015春季發佈會,蘋果家族第一款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正式亮相。

  這是一款早在去年9月就已經“預發佈”的産品,如今“千呼萬喚始出來”。Apple Watch將於4月10日起接受預定,4月24日正式發售。中國大陸和香港也躋身首發地區行列,國內的“果粉”和可穿戴設備發燒友們最快4月下旬就能給自己換塊新手錶了。

  顏值不錯,功能“乏善可陳”

  這次,蘋果推出了三個系列38款不同的Apple Watch。運動版2588元起,普通版4188元起。如果要優雅炫富,可以試試蘋果的Apple Watch Edition,這款金錶起售價74800元,比一些瑞士手工表還貴。

  發佈會上,蘋果特意對Apple Watch所選擇材料的製造工藝進行了視頻講解。在這個“看臉的世界”,Apple Watch的“顏值”能夠躋身智慧手錶前列。

  Apple Watch基本囊括了目前智慧手錶的主流功能,如接打電話,收發訊息,進行健康監測和運動數據管理等。理想場景中,戴著Apple Watch,還能玩支付、開房門,取代錢包和鑰匙。

  “我不知道一款理想的智慧手錶是怎樣的,但我覺得不是這個樣子。”賽迪智庫電子資訊産業研究所耿怡博士一直期待著一款“殺手級”智慧可穿戴設備出現,“這款産品必須具備獨特的功能,有不可替代性,大多數用戶都需要。”今天蘋果公司正式推出的手錶讓她糾結了——雖然已經算是智慧手錶中的佼佼者,但仍然沒有讓她眼前一亮。

  通信專家項立剛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用了四個字——“乏善可陳”來評價。“功能本身沒有可以圈點的地方。但是蘋果公司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這是它的一個特點。這款手錶算是‘手機伴侶’,好玩,但不是剛需。”

  缺陷雖有,銷路不愁

  Apple Watch只有18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這意味著用戶必須每天給自己的手錶充電。項立剛説,這是蘋果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功能越全,功耗越大。蘋果在手錶上搭載了太多功能,電池技術又沒有跟上,續航時間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專注于創新的蘋果,並沒有帶來一支顛覆性的智慧手錶。不過這對於蘋果公司本身來説,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性産品”。WPDang(微軟生態媒體)創始人、常年研究蘋果産品的石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相信蘋果公司看中的是智慧家居和可穿戴設備這兩個熱點,手錶可以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資訊入口載體。“選擇手錶,是蘋果順勢而為。”

  即使無驚無喜,“蘋果”二字本身就保證了銷路。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在研究報告中對Apple Watch給出了今年全球出貨量在1500萬台左右的預測,這意味著它能一舉獲得智慧手錶的大部分份額。

  “蘋果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而且這款産品和蘋果原有的産品線以及用戶心理需求都結合得很好。Apple Watch其實主打的是‘輕奢’概念。”石磊從行銷角度做出分析,此款手錶的重點不在“技術”,而是“時尚”。和蘋果之前的産品一樣,Apple Watch天生就帶著一種“個性”基因,透著濃濃科技范兒,其他廠家難以複製。

  為可穿戴市場注入“催化劑”

  雖然成功經驗複製不來,但一些智慧硬體廠商還是期待著蘋果出手,期待其憑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教育”消費者。

  耿怡指出,目前可穿戴設備産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産品以智慧手錶、智慧眼鏡和智慧手環為主,同質化嚴重,與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相比應用服務少,消費者認可度亟待提升。而蘋果入局,可以發揮“教育”和“帶動”作用,激活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市場起來之後,會有更多資金進入,那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我期待的殺手級應用和産品。”

  根據速途研究院發佈的《2014—2015智慧硬體市場分析報告》,201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僅有0.9億元,2014年市場規模猛竄到66.2億元。速途研究院數據分析師李國琦認為,2015年將是智慧硬體領域快速發展的一年,可穿戴設備將在電子消費行業掀起一個新的浪潮。“基於安卓系統的智慧手錶已經為智慧可穿戴市場打下基礎,Apple Watch的發佈相當於注入了‘催化劑’。”

  不過,蘋果只能幫到這了。要想借智慧穿戴的東風起飛,産品本身還是硬道理。李國琦説,讓産品深得人心本身就是一項嚴峻的挑戰。“深得人心,就得緊貼、甚至超越用戶需求,但是用戶需求時刻變化且難以預測。成功預判用戶對智慧手錶的需求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

  耿怡推測,或許蘋果此時也不知道一款智慧手錶應該具體滿足用戶什麼需求,所以才將主流功能全部堆了上去。“未來每個人身上可以有三四台電腦,身體的不同部位戴(帶)著不同電腦,每部電腦的功能將更單一和明確。”她還不清楚未來的電腦究竟會呈現怎樣的形態,但她確定,可穿戴市場的爆發點已經越來越近,其前景“一定非常光明”。(科技日報北京3月10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