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粵多措並舉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2: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係到農業的科技創新能否走出實驗室,形成現實生産力,進而成為社會發展轉型的推力。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明確了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同時強調要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熟化農業科技成果,近年來,廣東省科技廳通過多項舉措,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廣東省自2001年承擔實施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並於2012年設立了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實現了與國家資金的聯動。近三年來,全省共資助成果轉化項目113項,資助金額6060萬元,重點支援了種植業、畜牧業、水産業、農産品加工、農業裝備、植物保護、生物技術與産品等一批項目的成果轉化,帶動和引導了大量社會資金向農業的投入,加速了我省農業結構調整和科技成果産業化進程,産業規模迅速壯大,競爭力快速提升,農民增收不斷加快,成效顯著。通過近三年項目的實施,累計帶動經濟效益30億元,開發新品種、新産品54項,獲得國家專利123件,培養人才3700人次。

  此外,省科技廳還設立農業産業關鍵技術整合與應用示範專題,支援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示範。重點支援植物安全高效種植、動物高效健康養殖、優勢特色農産品加工、食品安全生産以及農業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四個方面的關鍵技術整合與應用示範,逐步整合一批農業産業關鍵技術並在粵東西北地區應用示範、建立一批區域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以及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關鍵技術示範推廣後獲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典型案例①四元雜交肉豬生産與肉品加工技術整合與轉化

  本項目由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項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方法(MAS)和基於電腦的遺傳評估體系(BLUP),培育出優質、高效、抗應激的瘦肉型豬新品係,並篩選和優化高效四元雜交組合配套係。利用PCR、RT-PCR等檢測技術對豬重要疫病病原如豬圓環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副豬嗜血桿菌等進行重大疫情預測、預報。建立了快速振動和疾病預報體系、形成瘦肉型豬安全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體系、低污染低損耗高效生態養殖技術體系、安全優質豬肉屠宰加工技術體系、肉製品品質控制方法及HACCP體系,形成了一套適合農産品加工發展推廣新模式和新機制。

  本項目培育的四元雜交配套肉豬,繁殖性能明顯改善,飼料轉化率大大提高,出欄肉豬達100kg日齡152天,料肉比2.38:1、保育上市正品率 97.25%,産活仔數平均11頭,均達國內先進水準。

  項目執行期內,取得授權專利5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電腦軟體著作權2項,獲豬流感疫苗臨床試驗批文1個,廣東省名牌産品2個。發表論文56篇,專著1部。舉辦培訓班80余場,培訓人員3600多人次,培養人才80多人,新增就業600人,帶動農戶800多戶,帶動農民增收6000多萬元。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7797.3萬元、累計凈利潤10598.1萬元、繳稅186.2萬元,出口創匯3302.6萬美元。

  項目通過“研究所+中試基地+公司+養殖戶”産業化推廣模式進行本項目技術和産品的示範和推廣,探索出一條成功的科研成果産業化開發、科研與大規模生産緊密結合的成果轉化路子,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通過全程的生産管理控制,農民工人化和廢棄物的集中處理,確保畜産品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民素質提高,推進農民生態環境的改善,為解決了 “三農”問題提供基礎。

  ■典型案例②廣東農業科研團隊專項成效顯著

  為了整合科技資源,攻克廣東優勢和特色農業産業共性和關鍵技術,培養一批農業科技創新高端團隊和人才,進一步支撐廣東現代農業産業發展,省科技廳于2011年啟動廣東省農業科研團隊專項。農業科研團隊遵循自主創新、重點突出、資源整合、人才整合、優勢互補、聯合攻關的原則,依託省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鼓勵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參與,針對廣東農業産業的共性關鍵技術需求,開展有系統、有層次地的聯合攻關。截至目前共設立“廣東省生態農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團隊”“主要糧食作物(水稻)抗性育種技術研究”“廣東省旱地作物品種改良技術研究”“廣東省農産品安全預警與追溯技術研究”等33個團隊,合計投入4000多萬元,項目涵蓋果蔬加工、農業生態、畜禽病控、蔬菜育種、有害生物控制、水産檢測、食用菌培育等技術領域。

  廣東農業科研團隊專項實施四年來,在新品種培育、産品改良、新技術研發、新裝備研製、成果示範應用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團隊選育的“廣菜薯3號”通過國家鑒定、育成“紅桃蝴蝶蘭”等100多個新品種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發表文章300多篇,申請專利100多項,研發技術規程和標準10套。廣東農業科研團隊的組建為實現省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突破和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提升廣東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水準做出了積極貢獻。

  其中以廖明教授為首席執行專家的人獸共患病預防與控制團隊致力於重大動物疫病和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的病原生態學和流行病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防控製劑開發及其産業化關鍵工藝、防控關鍵技術整合應用等四個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團隊共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0多項,在國內外發表的高水準論文近千余篇,主編全國教材、專著30多部,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科研獎勵21項,教學成果獎勵2項,發明專利4項。其中“H5N1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的研製及應用”的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關於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分別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最近,該團隊在H7N9亞型禽流感診斷方法和綜合防控技術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已經分離鑒定了數十株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並進行了20株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測定及分析,完成了部分分離鑒定的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研究,經利用其他病原作為研究對象,建立了相應檢測方法的技術平臺。

  以陳友訂研究員為首席執行專家的優質高産抗病雜交稻新品種選育與應用團隊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和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15名專業骨幹研究人員組成。近年來,團隊先後育成天豐 A、五豐A和榮豐A 等近20 個雜交稻不育係通過省鑒定,育成廣恢3550、廣恢998 等10 多個優良恢復係,並利用其組配育成天優998、天優3618、五優308、淦鑫203 等大批雜交稻新組合,其中天優998、天優122、五優308、天優3618、五優615、淦鑫203 等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團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 70 多篇,其中SCI 收錄10 篇。團隊在優質高産抗病雜交稻新品種選育與應用方面的研究與大面積推廣應用,為廣東雜交稻的發展和糧食增産發揮了重要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