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要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公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1: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前一些鄉村學校的學生還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現在幾乎沒有機會!”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國科學院委員會主委王元青在8日上午的小組討論會上提到了這種教育不公平現象。發言還不過癮,茶歇時間,他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陳小婭在走廊裏繼續熱議。

  王元青以內蒙古的一些鄉村高中為例,按照規定,鄉里的學費標準比起縣裏、城裏要低得多。“比如現在一個鄉里的高中生學費是300,縣裏可以收到800,一個學生平均就能差到500,而高中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政府又不能給你補齊這500塊錢,學校收不上來錢,不僅基本設施跟不上,就連優秀的鄉村教師都留不住。”

  “這個我非常理解,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省級政府牽頭、以縣為主的管理方式,而中央財政首先保障的是義務教育這一塊。”陳小婭説,“雖然高中也是公共産品,但是高中和義務教育的不同是你還需要有一定的付出,因為教育也是有成本的。這個付出還不能隨便收費,是省物價部門、教育部門以省政府名義給不同高中設立收費標準,這也是現階段的事實。”

  “可是這個差異會使好的學校越來越好,差的學校越來越差,長期下去勢必造成教育不公平,國家是否應該有一些經費支援?”王元青追問。

  “政府有相關的公共經費撥款,但我想到了鄉鎮下面也不會是每個學校都一樣。”陳小婭説。

  討論到這裡,一些記者圍了上來。“2013年北京小學生均收費是2.1萬元,河南卻不到4000塊錢……”沒等記者説完,陳小婭便接過話茬:“並且我想即便是在河南本省,鄭州和某個鄉、縣肯定差距更大!”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為了消除這種差距就把目前已經發展得很好的地區的收費標準給拉下來,畢竟鄉里的學校要趕上這個差距確實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也不排除會産生差距越來越大的可能。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讓這些鄉村學校自生自滅,目前政府做的工作至少是‘托底’,國家也在不斷調整教育佈局,隨著未來的發展,我們會朝著縮小這個差距的方向努力。”陳小婭説。

  (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