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好新環保部長的四大理由

  • 發佈時間:2015-03-07 23:47: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曄 全曉書)中國的環保部長不好當。

  中國為經濟的快速發展付出了環境代價,不時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引發了公眾的不滿情緒,對環保部門的質疑和責備也一浪高過一浪。甚至有人大代表建議,環保部也應參照財政部,每年向全國人大作報告;如果報告得不到通過或者連續兩年得不到六成以上贊成票,部長就要引咎辭職。

  因此,3月7日,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引來了各方的高度關注。會上陳吉寧一共回答了涉及大氣污染、環境污染嚴重性、如何落實新修訂的環保法、環保系統內腐敗、土壤污染等12個問題。

  雖然環保工作形勢嚴峻、壓力山大,但這位年輕的“60後”正部級官員表示“對我國的環境治理充滿信心”。除了“史上最嚴格環保法”于年初開始施行,為“零容忍”治污提供了法律依據,部長本人也讓公眾滿懷期待。下面為你細數看好新環保部長的四大理由:

  【理由一:部長曾經是“學霸”】

  陳吉寧,1964年生人,做學生時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在媒體的報道中,中學時代的陳吉寧“品質好、記憶力好、不善言談”,考試成績名列前茅。

  在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獲得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後,陳吉寧于1988年赴英國深造,先後在英國布魯耐爾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就讀,並獲得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將“學霸”事業推向了頂峰。

  7日在回答記者提問過程中,陳吉寧再度展現“學霸”本色,頻頻使用英文詞彙。在談及環保法的實施時,他説不能讓一個好的法律成為“a piece of paper(紙老虎)”;談及PX等事件時,他引用了“Not-In-My-Back-Yard(鄰避效應)”;他還道出了環保部的PPP原則,即“prevention,prevention,prevention(預防,預防,再預防)”。

  【理由二:部長術業有專攻】

  “學霸”部長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攻讀的是環境系統分析專業,他致力於將系統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應用於環境工程、規劃、管理和政策研究。

  陳吉寧曾主持過國家環保局“遼河流域‘十五’環境規劃”和“全國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框架與行動方案”,以及國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此外,他還擔任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環保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專業性毋庸置疑。

  在7日的記者會上,陳吉寧也談到要加大科學治霾和系統治霾的水準,“庫茲涅茨曲線”“COD”等專業詞彙信手拈來,讓人忙不迭上網搜索。

  【理由三:部長心態很開放】

  2015年2月底,履新不到48小時,陳吉寧就完成了與媒體的首次座談,凸顯了他開明的做派和解決問題的誠心。

  在記者會上,陳吉寧也談及“加大資訊公開力度”。他提出,要及時公開執法資訊,公開企業排污資訊,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舉報權;在6月5日“環境日”,還要推出微信舉報。

  【理由四:部長執法有力度】

  陳吉寧在記者會上強調,一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我們要讓它成為一個有鋼牙利齒的“利器”,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

  為了落實好新修訂的環保法,他一連列舉了六項措施,其中不乏一些犀利之舉。

  他指出,新的環保法在落實政府責任、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和擴大公眾參與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突破。“但是,在具體實施上還有一些模糊的地方,我們要把這些地方進行細化。”

  據他介紹,環保部正在一些地市試點怎樣將環境保護納入到幹部的政績考核中,以及怎樣進行幹部的離任環保審計或者在經濟審計中納入環保的內容。

  “我們將開展全面的環保大檢查,對於違法的特別是未批先建的企業進行全面的排查。我們也提出了‘四個不放過’,即不查不放過、不查清不放過、不處理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陳吉寧説。

  “要把守法變成新常態。”陳吉寧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