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銳嘉科:手機代工廠變身品牌商的另類突圍

  • 發佈時間:2015-03-06 01:00: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葉健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迎來的是個暖冬,但一股寒流卻席捲國內手機代工行業。2014年12月,蘇州一家萬人代工大廠宣佈倒閉;2015年1月,東莞大型代工企業兆信通信也人去樓空。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如今正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

  在上海,有一家手機代工企業銳嘉科,幾年前就開始轉型,推出自有品牌“青橙”。青橙不僅頂住了製造業的寒流,還靠著手機“私人定制”在市場上小有名氣。2015年1月,青橙又標新立異推出戶外運動手機VOGA V1。因轉型而倖存的青橙,是如何看待此前的轉型,又是如何在已成“紅海”的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沿價值鏈逆流而上

  青橙CEO名叫王迅,是一名在上海打拼的山東漢子。初次見面,他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那頭與年紀不相稱的白髮,以及長期缺乏睡眠導致的憔悴。他同事告訴記者,雖然創業近十年,但王迅一直“蠻拼的”。就在記者採訪他的前一個週末,王迅先是工作到淩晨3點,淩晨5點就起床趕火車。到了北京後,他除了開會就是拜訪客戶、接受採訪。這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對於王迅卻屬於常態。

  這種夜以繼日的工作狀態,也是青橙不斷轉型的節奏。

  才出道時,王迅就是“沒有背景、只有背影”的那類人。他畢業之後,最早在摩托羅拉工作,從事的是手機設計。當年的摩托羅拉可謂如日中天,在功能機時代,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是並駕齊驅的手機巨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摩托羅拉今日已被聯想收入麾下,但早年卻培養出不少人才,如今都已是業界翹楚。

  回顧創業歷程,王迅劃分了三個階段,從ODM(原始設計商)到OEM(代工製造商)再到OBM(經營自有品牌),每一次升級都是沿著價值鏈向上邁進。

  2006年,雖然收入不菲,但王迅還是毅然辭職,和幾個夥伴創立了銳嘉科,從ODM開始了創業生涯。

  談及為何從設計入手,王迅告訴記者,“創業至少要有技術、資本或人才一方面優勢,我們創業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所以我們首先選擇技術設計,通過設計産品給品牌廠商,他們拿到方案就能去生産和銷售。”

  李輝是青橙的COO,也是和王迅一起創立銳嘉科的夥伴。李輝告訴記者,“銳嘉科剛成立時我們就幾個人,我是4號員工。後來我們不斷求變求新,到2009年時賺了不少錢,買了上海青浦鼎訊電子的工廠,這也為我們從ODM到OEM轉型打下了基礎。”這樣一來,他們就從設計方案向整品製造邁進了一步。

  他們憑啥能從設計向生産升級?靠的是與眾不同。

  在2007年前後,諾基亞的滑蓋手機非常流行,而大部分設計公司就只會設計直板手機,但那時銳嘉科就能設計超薄的滑蓋機了,而且是帶鍵盤的滑蓋機。正是靠著這份水準,銳嘉科自然在設計公司中脫穎而出。

  設計搞得風生水起時,銳嘉科為何又去買工廠?“因為這樣才能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影響力。”王迅解釋説,到了2009年時,雖然設計業務已經駕輕就熟,但是當時設計公司已經越來越多,業務也越來越雷同,做得好的企業不比做工一般的企業掙得多。同時,手機生産的毛利率有百分之二、三十。

  從ODM到OEM的轉型並不輕鬆。王迅告訴記者,收購的那座工廠産能很大,但是産量很小,因為他們經營不好。但是銳嘉科接手之後,情況立馬發生了變化。從2009年到2014年,銷售額從1億元增長到20億元,基本每年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作為一家做手機設計起家的團隊,為什麼一踏進代工行業就取得快速的成長?原因在於企業注重“産品力”。

  産品力幾乎是王迅的高頻詞彙之一,對於如何加強産品力,王迅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産品力一方面來源於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對消費者的洞察,然後把産業已有的技術和用戶的使用痛點要結合起來。”

  為了提升産品力,即使作為給別人“打工”的代工廠,王迅也不滿足於只按訂單要求來生産。相反,他非常重視“走基層”,會自己蒐集和傾聽來自市場的聲音。

  王迅告訴記者,一般代工企業調研産品可能會花2個月,但銳嘉科一般會花3個月去了解市場。了解市場的方式,就是一個個城市地去跑,一個個櫃檯地去問,一個個消費者去聊。這樣積累的素材多了,廠商才能知道不同區域消費者的不同偏好。

  調研總能有收穫,隨著消費者的痛點浮出水面,産品力才能找到發力點。王迅還和記者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調研發現——例如非洲的消費者對手機前置攝像頭要求很高,很多非洲用戶喜歡在酒吧等光線不好的地方拍照,加上他們膚色又比較黑,因此很容易就看不清楚。所以銷往非洲的手機,王迅都會配上8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夜間拍照效果調試得超過很多主流機型。南美洲市場的情況又不一樣,那裏的消費者對相機無所謂,卻非常喜歡音樂,所以銷往南美的手機HiFi(高保真音效)必須得做到位。印度消費者喜歡用手機聽收音機,而且把聲音放得很大,因此銳嘉科就把手機加入了收音機模組,而且音量可以調得很大。

  就在代工業務風生水起之時,王迅又不安分地開始琢磨自立品牌。“如果自己能樹立新品牌,為什麼滿足於給別人代工呢?”

  另一個更加現實的原因,是代工業務的寒冬即將到來。李輝告訴記者,“大概在2010年時,功能機時代已經走到頭了,一部手機的毛利從幾百元降到只有幾塊錢,這已經沒法做了。”正因為提前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寒冬,轉型升級成為王迅不得不為的選擇。

  對於轉型,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是,“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在等死和找死之間,王迅選擇了後者。“人本質上是懼怕改變的,也都有惰性。但是産業升級一定要堅持,因為一想到未來五年會怎麼樣,就沒啥可猶豫的了。”

  2011年,銳嘉科推出了“青橙”品牌,因為橙子是原産于中國的水果,而青色則象徵了青春和活力。

  打造品牌手機“C2B”模式

  青橙幾乎和小米公司同時起步,但是兩家公司的道路卻完全不同。對此,李輝告訴記者,小米公司是從網際網路公司轉型到手機行業,因為他們看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趨勢,而手機又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設備,所以他們從網路向下做手機。但對於青橙來説,則是從代工向品牌轉型,是從製造向上做手機,類似于華碩和HTC。

  對於青橙來説,製造業的出身使得他們帶有濃重的産品情結。和小米“為發燒而生”的追求不同,青橙一開始就希望能打造出精品手機。李輝對此的表述是,“雖然青橙品牌經歷了幾次策略調整,但做出讓國人驕傲、立足國內、面向全球品牌的夢想不曾變過。”

  為了樹立品牌,王迅還有一份近乎偏執的堅持:不做廉價機。儘管小米、榮耀等新興品牌的戰火都已經從兩千元機燒向千元機,甚至連一向講究“調性”的魅族也推出了低配版廉價手機。但是王迅説,青橙不做廉價手機,所以,青橙手機的發佈價格都在千元以上,這個價位對於初創品牌來説,並不算低。

  談及為何不願以價換量,王迅告訴記者,作為手機生産商,青橙對於手機的生産情況非常了解。企業偏向廉價手機不利於保證品質,也不利於樹立品牌。“被低價吸引的客戶,實際上也是最容易流失的客戶。我們寧願多花一些錢,把産品做得更好。”

  既然不走低價路線,那青橙又從何發力呢?面對新銳小米和“中華酷聯”等老牌廠商,青橙如何才能不泯然眾人呢?

  青橙的路徑是“私人訂制”,也就是王迅總結的“C2B”模式,即消費者下單、品牌商訂制。在很多手機品牌是固定機型的情況下,青橙讓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外殼顏色、手機運存和存儲空間等核心配置。此外,消費者還能在機身上刻下文字;對於高端用戶,還能訂制皮質機身。總而言之,就是能個性化的元素,都讓消費者能自主選擇。

  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時,青橙也積極去“抱大腿”。當阿里巴巴推出自家作業系統阿裏雲OS之後,王迅就積極展開闔作,讓青橙一部分機型裝上阿裏雲OS。通過和阿裏的結盟,青橙也獲得了巨頭的支援,包括資金、渠道和宣傳上的支援。在阿裏雲OS的機型當中,青橙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價格最高的機型。王迅也告訴記者,馬雲用的正是青橙手機。

  青橙打造品牌的“第三板斧”,就是王迅做代工時就很注重的産品力。2013年時,青橙推出旗艦機“青橙NX”,這款全金屬機身的大屏手機,是國産手機中很早嘗試全金屬機身的機型。即使如小米,也是到了2014年才推出全金屬機身的小米4。三星手機更是被人戲稱為“萬年塑膠”。全金屬機身的好處在於外觀硬朗,但也需要克服一系列技術問題。對於一個初創的手機品牌,敢於直接啃全金屬機身這塊硬骨頭,青橙也是蠻拼的。

  王迅也不無驕傲地告訴記者,即使今天把NX拿在手裏,還有很多人誤以為是iPhone6 plus,這也可以看出NX的工藝還是很領先的。

  在王迅的“三板斧”之下,2014年青橙賣出了200萬部手機。對於一個成立三年的手機品牌來説,這個成績不算壞但也不驚艷。

  説到銷售,其實涉及青橙的短板,就是與青橙的産品力並不對稱的宣傳力。2014年,小米科技黎萬強的《參與感》風行全國,這被業界視為對小米奇跡式增長的官方解讀。在書中,黎萬強除了反覆強調産品要做到極致外,就是不斷地製造話題,加強與粉絲的互動,從而讓小米贏得了和産品力對稱乃至更強的宣傳力。所以,和青橙同年出生的小米,靠著宣傳力和産品力雙管齊下,成為跨界顛覆手機行業的“攪局者”。

  在小米的攪局之下,中國手機行業也迎來了大考。2014年,很多中小手機廠商陸續出局,市場越來越向著少數幾家企業集中。在這種背景下,對於創立三年的青橙,前路又在何方?

  “天生戶外”的另類突圍

  2014年一整年,青橙沒有發佈一款手機。青橙賣出的200萬部手機,全部是2013年發佈的産品。這一年,青橙都在忙些啥?

  2015年1月,答案終於揭曉:青橙發佈了一款名為VOGA V1的“戶外手機”。實際上,戶外手機這個概念是王迅自創的,因為此前在國內並沒有同類機型。VOGA V1定價3999元,三防(防塵、防震、防水)機身,是針對徒步、騎行、自駕等戶外運動的定制化産品。

  眾所週知,2014年最具話題性的手機非羅永浩的Smartisan T1莫屬,但就是這款初期定價3000元的手機,最終不得不大幅降價千元銷售。價格無疑是國産手機的“命門”,為何青橙的新機竟敢直接邁向4000元?

  對於記者的疑問,王迅並不意外,因為此前青橙內部就圍繞價格討論過無數遍。“這款手機的作用,首先是明確定位,以後市場想到戶外手機,第一個就會想到青橙;其次,這款手機也物有所值,它的三防功能、螢幕、攝像頭、待機設計都是過硬的,我們一年都在調試這些方面;第三,針對不同類型消費者,在VOGA V1之後,我們接下來還會推出輕戶外和時尚戶外兩款機型,分別是2000元價位和千元價位。”

  記者了解到,VOGA V1本來定於2014年10月份發佈,但最終卻推遲兩個月才發佈。面對公司內部的焦慮情緒,王迅放出狠話,“産品不調試好,就不要發佈。”在整個2014年,有200人投入到VOGA V1的研發中;研發投入上億元,是一般手機研發費用的幾倍;為了滿足戶外運動的需求,青橙還訪談了上千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更散發了大量問卷去了解市場。

  研發戶外手機為什麼這麼費錢?記者了解到,戶外運動三防功能是很重要的。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消費級的三防手機,要麼防護級別比較低,要麼使用壽命不太久。VOGA V1採用專業級三防標準IP68(6級防塵等級,8級防水等級),放在1.5米深的水裏1個小時也沒有問題,用上一年照樣能三防。青橙還做過試驗,讓路虎越野車反覆碾壓VOGA V1後,手機還能正常使用。為了實現高標準的三防,手機哪個細節有問題都應付不來。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前三防手機主要用於工業生産,而青橙則將專業級三防引入消費級手機。

  在VOGA V1的發佈會上,資深戶外運動愛好者關山飛度告訴記者,“雖然戶外運動很多年,但是一直沒有一款兼顧戶外和生活的手機,所以往往很不方便。體驗了VOGA V1之後,無論在戶外通信、導航、拍攝、續航或者三防上,都做得很適合戶外運動,非常貼心。”

  在戶外手機發佈的同時,青橙此前的機型基本停産。未來,青橙將專注于戶外手機。可以説,青橙為了戶外手機可謂背水一戰。

  為什麼青橙會選擇劍走偏鋒?王迅告訴記者,大眾手機市場已經成為“紅海”,而戶外手機則還是“藍海”。

  在歐美國家,戶外運動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中國,戶外運動也是日趨流行。在中歐商學院讀EMBA期間,王迅驚訝地發現,幾年前還不太流行的馬拉松、戈壁跑,現在竟非常流行。他那些四、五十歲的同學,有些都能跑出專業級的成績。但是,竟然沒有一款手機能滿足戶外運動的需求。在手機行業浸染十幾年的王迅認為,戶外運動就是手機的“藍海”,與其在大眾手機市場謀求薄利,不如去這個新大陸開疆拓土。

  除了手機,青橙還試圖圍繞戶外運動搭建起用戶生態。如今,銳嘉科位於上海青浦的廠房已經轉型為移動網際網路産業園,生産基地已經轉移到西部地區。青橙還計劃在全國各地組件數百個專注戶外的“橙友部落”,將真正熱愛戶外的人聚集起來。在王迅的心目中,這才是真正的“參與感”。

  對於一家手機公司來説,這樣的轉型不可謂不大。王迅説,未來的社會將是一個圈層社會,大家都是因為共同的興趣聚集在一起。對於青橙來説,就是要搶佔這樣一個有拓展空間的垂直領域,在裏面站穩腳跟,所以戶外就是青橙未來的選擇。

  當然,青橙這次轉型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向原有的産品、思維、模式告別,和剛剛創立青橙時一樣,王迅寧願孤注一擲,也不願坐以待斃。就像VOGA V1的口號“天生戶外”一樣,青橙也像一名探險者,再一次踏上未知的冒險路程。

  轉型艱難、商海沉浮,王迅和記者分享了他的感悟,“痛苦是做企業的常態,但這也是一種反饋,告訴你離理想還有多遠。我們現在努力在産品和行銷上齊頭並進,爭取小步快跑,追求持續增長。回望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學會設計和製造,接下來我們要學會做品牌,這也是時代賦予的機遇。而青橙,正是立志於做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品牌,這樣才能流傳下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