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梯子搭錯了墻(圖)

  • 發佈時間:2015-03-04 08:32:54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一位生物系的博士生,到歐洲某著名大學的生物系做博士後研究。

  他所設計的課題,需要利用某人類細胞株做實驗。這個實驗完整地做下來,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在他還是國內的博士研究生時,他的相關科學發現就曾在國內外引起過高度關注,其論文在國外著名雜誌上發表後,被國內外同行引用次數高達數百次之多。他對自己的科研水準很有信心,對所要開展的研究抱有很大的期望。

  與他同一實驗室的一位同學,聽説他想購買這種人類細胞株,便熱情地説,我這裡剛好有這株細胞,你拿去用吧!要知道在科研領域,同行間互相幫助的現象非常普遍,被幫助者在論文發表時,也會在文章末尾對這種幫助致以感謝。他對這位同學的舉動非常感激,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

  接下來的時間,他幾乎天天呆在實驗室裏,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十五、六個小時。歐洲的許多著名景點,他幾乎都沒去過,全身心的把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一年零六個月後,他的實驗終於有了結果。他精心地整理著數據,興奮地期待著他所要的成果。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結果不是不好,而是令人啼笑皆非!他希望得到一種人體疾病的代謝異常,數據卻顯示大鼠的某些蛋白與該疾病密切相關。他細細地回想著自己的整個科研過程,沒有一處不縝密,也沒有一處不嚴謹。可是,問題出在哪呢?

  導師問他:你能確定你用的是人類細胞株嗎?

  雖然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但還是將所用的細胞進行了染色體觀察。看到結果時,他驚呆了。原來,他當初從那位同學那裏拿到的真的是來源於大鼠的細胞株!用大鼠細胞做實驗,當然不會得出人類疾病的數據,更不會得出所期待的科研成果。

  這一年半的日子,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可最後的結果卻是如此慘痛。他扼腕長嘆,心想,我當初拿到細胞時檢測一下,就不會出現今天的錯誤,也不會讓一年半的時光付諸東流。但是,結果已註定,一切悔悟都已無濟於事。

  後來,他做了大學教授,常把這段慘痛的經歷當反面教材,講給自己所帶的研究生聽。他説,無論是做科學工作還是其他工作,都需要絕對的嚴謹,來不得半點麻痹大意;在借助外力相助時,頭腦也要保持冷靜清醒,切不可盲從。而我,當初就是由於一時的疏忽,沒有在拿到細胞時求證一下,才造成爬上房頂,卻發現梯子搭錯了墻的後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