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紅包大戰”推動中國傳統社會習俗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2-21 16:1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石家莊2月21日電(記者高博)“你搶了多少紅包?”已成為不少中國人在這個春節問候的新方式,與長輩給晚輩派發的傳統紅包相比,時下流行的網際網路紅包是2015年拜年的新時尚。

  “除夕夜我都在忙著搶紅包,當天發出36個紅包,共127.5元,收到42個紅包,共155.4元,其中有10個手氣最佳。”家住河北石家莊的高凱紅説,周圍的朋友春節期間都在玩網際網路紅包拜年,少則幾分錢,多則幾十塊錢,大家主要圖個歡樂。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到春節,長輩給晚輩派發紅包,俗稱“壓歲錢”,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然而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移動支付日漸普及,這種傳統的節日習俗,在網際網路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形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手機紅包拜年。

  手機搶紅包,開始紅火于2014年春節網際網路公司騰訊旗下微信推出的“新年紅包”應用,進入2015年,阿裏、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入了這場春節“搶紅包”大戰。

  2月11日,支付寶發起的“戳”紅包打響了2015年的網路紅包戰,經過春節前一週的預熱,2月18日除夕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上演了一場“搶紅包”終極對決。

  這場由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參與的紅包大戰,規則不盡相同。支付寶每天固定時間以遊戲形式讓用戶“戳”紅包,並推出“密碼紅包”;新浪微網志則推出“讓紅包飛”活動,讓明星微網志發送現金紅包;微信除“拼手氣紅包”和“普通紅包”外,除夕夜更與央視春晚聯動推出“搖一搖”紅包。

  數據顯示,除夕當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是2014年的200倍,QQ紅包收發總量6.37億個,搶紅包人數為1.54億;支付寶紅包收發總量達2.4億個,總金額達到40億元。微網志搶紅包總次數超過1.01億次,其中有超過1500萬網友搶到現金紅包。

  “除夕夜微信搖到手抽筋,淩晨還要搶一個馬雲的紅包”“拼命戳手機螢幕,手機屏都快碎了,啥也沒搶到”……不少網友吐槽除夕夜因搶紅包年夜飯沒好好吃,春晚沒好好看,生怕一個走神“錯過了幾個億”。

  “整個春節手機一直在響,正常生活都被紅包‘綁架’了!”在北京工作的張震調侃道,自己一直緊盯微信朋友群,吃飯時也是一手握著手機,每次群裏發的紅包,幾秒鐘就被搶光了。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認為,網際網路紅包的走紅,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網際網路紅包即時互動性強,依靠“紅包大戰”營造出的紅火,可以借此增加用戶粘性,培養用戶移動支付習慣。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表示,中國是人情社會,紅包一種傳統過年元素,有了網際網路的參與,紅包變成了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所以傳統民俗也應隨社會發展與時俱進,人們應接受網際網路時代新變化,適應傳統民俗與網際網路時代的結合。

  然而,移動支付、網際網路紅包拜年在走紅的同時,也可能會産生一些問題。

  洪濤指出,網際網路紅包産生的現金流,眾多沒有被領取和提現的紅包都將使微信、支付寶積累眾多沉澱資金,這些資金歸屬並沒有方案。另外網際網路紅包涉及到多方利益,紅包發放、紅包收取、平臺運營等相關規則還需完善。

  萬建中表示,紅包流行可能會讓人們更關注紅包數目金額,派發紅包是春節傳統習俗,主要是為了討個好彩頭,所以人們不應在乎數目多少,更應注重紅包的感情“溫度”和節日的團圓,莫讓感情變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