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版年畫價格堪比書畫作品

  • 發佈時間:2015-02-16 05:31:3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收藏眼

  年畫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民間風俗畫。年畫色彩鮮明、手法誇張、構圖飽滿、形象優美,閃爍著遠古文明的奇光異彩,蘊涵著中華民族的遺風古韻,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人們張貼或收藏的藝術品。

  時至今日,年畫在民間家庭扮演的地位日漸式微,許多地方已沒有張貼年畫的習俗了。近年來,許多人以為年畫已經在市場上絕跡了。然而,收藏市場上的年畫生意依舊紅火。如今,年畫已從民俗用品逐漸升級為收藏品,高水準的年畫還進軍藝術品領域,其價格甚至能與書畫作品一較高下。

  目前在收藏交易市場上,民國時期的老木版年畫一張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張約在300元至3000元不等,至於更早的老年畫,則價格更高。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年畫四大産地”久負盛名

  年畫是適應人們慶賀年節風俗活動而産生發展的。據應邵的《風俗通義》等書記載,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大約在漢代中國已有祀門風俗,神荼、鬱壘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人們便在桃木板上手繪神荼、鬱壘像懸于大門,用於鎮邪驅鬼,這種門畫便是最早的年畫形式。

  中國年畫分佈很廣,著名的年畫産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楊家埠、四川綿竹、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陜西鳳翔、廣東佛山、福建漳州等地。其中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綿竹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産地”,它們均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民間年畫作為中國獨有的一個具有幾千年曆史的畫種,它以獨特的表現手法反映了中國民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具有其他畫種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堪稱中國文化藝術中的寶貴財富。中國年畫很早就傳到日、俄、印、緬甸、越南、美、英、德及華僑居住國,並且被日、俄、美、英、印等百餘個國家博物館和藝術館所收藏,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收藏價值不僅在過去,未來仍將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現在,民間年畫越來越引起海內外人們的關注,國家相繼發行了《楊柳青木版年畫》、《桃花塢木版年畫》、《楊家埠木版年畫》和《武強木版年畫》等系列郵票,木版年畫在收藏愛好者群體中掀起收藏熱潮。在中國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一些年畫收藏和研究的民間收藏研究會,其中不少人藏有珍貴的年畫木版和年畫珍品。同時,年畫市場行情也呈現不斷攀升之勢。歷史久遠,印製精湛或具有代表性的早期木版年畫,成為稀世之寶,價格不菲。如清版楊柳青年畫《判官》、《鍾馗》等作品,20世紀50年代木版印年畫精品,都是珍貴的收藏品。

  木版年畫每張高達5000元

  近年來,藝術品拍賣的火爆帶動了許多邊緣收藏品,老年畫也在其中。老年畫是一塊新興的投資領域,每年價格漲幅達到20%以上。一些具備特殊時代背景的宣傳年畫,價格上升幅度更快。

  在收藏市場,年畫藏品絕大多數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年畫印刷縮樣。1970年代前的年畫縮樣每冊30元至50元,其後的僅在20元以下,近五年的只值三五元一冊。而民國時期的老木版年畫一張就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張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間,至於更早的老年畫,其價格更高。

  目前,老版年畫(1970年代以前)的價格居高不下,每幅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早期的年畫早已是鳳毛麟角,屬稀世珍品,如明清、民國及新中國初期的《老鼠嫁女》《壽星圖》《瑞草圖》《觀音送子》《太白醉酒》等,早已為中外收藏者所珍愛,被譽為“可與中國明清珍本繡像插圖相媲美”的藝術珍品。

  近年來木版年畫在京滬拍場經常出現,每張價位500元—3000元不等。在拍賣記錄中,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輩的作品,每一張都要3萬元左右;成冊的木版年畫,折合成每一張畫計算,最高價值可達到5000元。2004年,廣州嘉德舉辦首場年畫拍賣專場,匯集了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傳統年畫,時間跨度縱貫400餘年,涵蓋了中國年畫五大産地為代表的180件精品。場上一幅明代年畫《壽星圖》最後拍出了7萬元;一對《尉遲恭瀝粉金門神》和《秦瓊瀝粉金門神》天津清初木版年畫拍出了9.02萬元高價,開創了中國年畫的拍賣紀錄。

  除了傳統題材的年畫之外,民國時期的月份牌年畫以及新中國的年畫也都曾在拍賣市場上拍出天價。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從1997年至今,也已拍賣了近50幅月份牌年畫原稿,其中周慕橋的一幅月份牌年畫原稿以3.3萬元落槌。至於新中國年畫的原稿,由於都出自名家之手,現已成為被眾人熱捧的一族。

  新手可瞄準新中國名家精品

  ■收藏建議

  由於國內對於年畫收藏的認識較晚,很多人還沒有留意到老年畫收藏的價值,所以老年畫被藏界視為潛力股,此時正是加入的大好時機。然而作為一種新興收藏品,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怎麼收藏老年畫。

  收藏年畫要注意“久、好、少”,即年代是否久、品相畫工是否好、存世量是否少,具備這些特點的老年畫才有較高的投資和收藏價值。此外,木版底本是否還存在,是否能夠再印,也是衡量木版年畫價格的因素之一。如果木版底本已經消失,或者不能再印,該年畫的價格會比較高。對於老年畫收藏者來説,集藏年畫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按年代不同進行收集,印製的時間越久,則收集的難度也越大,投資價值同樣成倍提高;其二從年畫反映的內容進行系統的專題收集,這種方式相對而言投資性略差。

  對於年畫收藏新手來講,有專家建議,瞄準建國後名家精品比較適合。新中國成立後,大部分藝術家都參與了年畫創作,其中不乏李可染、黃永玉、黃胄、靳尚誼等名家。因而出現了不少思想上、藝術上堪稱一流的優秀作品,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目前,20世紀80年代後的年畫市場價位也較低,一般每張在幾十元上下,最高的才100多元,新手可以偏低的價格從容地選購,經濟投入不大,承擔的風險也小,等待年畫市場逐漸熱起來後,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當然,隨著老年畫不斷升值,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贗品。有不法商人用便捷的高科技手段製作所謂的老年畫。鑒別這種“新畫假做”的方法非常簡單。專家支招,用手指在年畫邊框處輕輕揉搓,如果是老年畫,當時的印刷技術比較落後、色彩的附著度有限,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脫色現象;反而是用鐳射、噴墨印表機做出的年畫贗品很難出現脫色現象。同時,老木版年畫是傳統手工工藝,均用天然礦物顏料或植物顏料製成,因此印出的色澤自然厚重,而倣印新品是用平面油墨印刷,顏色過於鮮亮。其次,因為上色技術有限且年代久遠,老年畫的線條尤其是邊框處的線條都不可能太過勻稱,而新做的所謂老年畫則一般都條紋清晰勻稱。另外,老年畫一般都用手工宣紙印刷,相比機制宣紙比較容易識別。有關專家表示,老年畫存放的保護方法基本和其他書畫類的藏品相同,主要從防蟲蛀、防強光照射、防塵土空氣污染以及控制適中的溫度和濕度等幾方面注意保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