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畫收藏潛力凸顯 古木版年畫最為搶手

  • 發佈時間:2014-11-19 05:33:30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筆者在各大古玩城了解到,一些畫室已經開始重點創作賀歲題材的作品,年畫收藏也隨之逐漸熱鬧起來。據悉,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曾一度被當作廢紙丟棄的年畫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收藏年畫的人還不是很多,年畫的收藏潛力仍沒有被充分挖掘,可以説現在是收藏年畫的好時機,可重點收藏古木版年畫、建國後年畫和“文革”時期年畫。

  沈璇 馮修竹

  年畫價格處低位

  收藏正當時

  年畫,又稱“喜畫”,源於“門神”,內容上基本都是表現吉祥、喜慶、歡樂、美好的事物,近些年其市場行情逐年提升。2004年,一對清代初期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尉遲恭瀝粉金門神》和《秦瓊瀝粉金門神》以9.02萬元的高價拍賣成交,創下了我國年畫拍賣的最高紀錄;同時,一幅反映中國鴉片戰爭前邊界原貌的清代黑白木版年畫《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也拍出了8.47萬元的高價。此外,像杭稚英、金梅生、李慕白等名家的作品,也都以數萬元的高價成交。

  由於年畫是張貼的藝術品,人們買回以後,絕大部分都貼在墻上,揭下舊的貼上新的,因此很少有完整保存下來的。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年畫流傳至今的已經很少,大部分都用在了購買張貼的消耗上面;此外,書店庫存的剩餘年畫,多數也被當作廢品處理掉。因此收藏價值逐年顯現。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的收藏行業來看,熱衷年畫收藏的藏家並不多,年畫的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可以説現在收藏年畫正當時,藏家在淘到精品的時候可以適時出手,搶佔先機。

  從收藏角度看,三大類年畫具備較高收藏價值。一是古木版年畫,指有一定時間沉澱的一類年畫,如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的年畫;二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的年畫,代表作品有著名畫家杭稚英的《西施浣紗》、劉玉斌的《魚樂圖》等。這類年畫又以“文革”時期的作品最為精彩,其問世的時間雖然相對較晚,但相對而言存世量也不算多,值得收藏。三是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內涵深厚的年畫,極具收藏價值,如神像、吉祥圖案、歷史人物及故事、戲曲故事、市井風格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