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信與聯通,暫不合併為好

  • 發佈時間:2015-02-13 02:31:1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行業觀察

  目前這三家公司儘管許多方面受到詬病,但企業之間仍存競爭關係,還是給消費者提供了有限的相互替代的選擇。當然,如果兩公司合併的同時,行政管制大幅放鬆而允許市場各類主體進入該行業進行充分競爭,則另當別論。

  昨天,市場突傳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兩家公司將進行合併,引發A、H股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幅飆升,A股主機板市場的中國聯通一度收報漲停,終盤上漲超過8%。後中國聯通集團綜合處有關人士表示,沒有從政府官方和公司內部聽到上述説法,不予置評。工信部回應:未啟動新一輪電信業重組。

  資本市場向來炒作預期,消息不論真假,傳出後相關個股大漲,説明市場還是很願意相信是真實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

  一是市場環境變了,在貨幣政策趨向寬鬆、降息與降準窗口剛剛打開的背景下,股市走強,投資者對利多更加敏感,對傳聞更多是“寧可信其有”;二是近期市場重大並購重組發生較多,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兩大高鐵設備製造巨頭合併的報告剛被批准正待實施,安邦保險對多家大市值地産、銀行類公司的要約收購激起的聲浪仍在市場迴響,涉及重組的資訊促動股價大幅上漲,反向放大了消息本身,激起市場更強的預期。三是央企重組目前正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頭戲,以區分盈利與公益的邊界為主要關切點,我國國有資産改革正在全方位展開。

  資本市場的關切更多是基於對交易性機會的捕捉,而深入地進行剖析,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應當合併嗎?這是一個需要認真探討的嚴肅問題。

  我國的國企改革涉及體制問題,如計劃經濟體制之下政府與企業的身份邊界模糊問題仍待解決,時至今日,大量國企還在沿用行政級別劃定的身份體例,而準入管制的大量存在使得許多行業中的國有企業形成事實上的行政壟斷地位,阻礙了市場公平競爭。改革的目的即是弱化行政壟斷,促進市場競爭,激發市場創新活力,提升社會效率。

  國資國企改革近年來一直都處在改革進行時,競爭性行業“收縮戰線”屬於改革的重要部分,破除行政準入管制的行動近年也在加速,是國企改革目前最被關注的兩個方面。以央企為例,多年以來央企的數量持續減少,目前尚余112家,而根據國資委的最新計劃,今後3年,央企家數將進一步縮減至50-60家,這預示著央行的吸收、兼併式重組將會大大提速。

  現階段而言,電信與聯通,暫不合併為好。理由在於,電信與聯通合併不能單純為了追求減少央企數量目標,而應更多涉及能否促進市場競爭這一本質。目前來看,我國電信市場的開放不夠,由於行政準入管制的大量存在,整個電信市場基本處於少數幾家通信公司寡頭壟斷的局面,市場競爭很不充分,目前這三家公司儘管許多方面受到詬病,但企業之間仍存競爭關係,還是給消費者提供了有限的相互替代的選擇。當然,如果兩公司合併的同時,行政管制大幅放鬆而允許市場各類主體進入該行業進行充分競爭,則另當別論。

  另外,相比南車、北車合併,聯通、電信的合併有著本質的不同。南車、北車在國內的生産有承擔基礎公共設施服務的功能,而在國際市場,二者的競爭對手是發達國家的高鐵裝備製造巨頭,這使得集中更具有效率。而聯通與電信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破除壟斷、進行充分競爭顯然更符合市場效率以及消費者福利提升目標。

  最後再強調,電信與聯通是否合併的話題,筆者這裡談及的是“暫時不宜”,主要是因當前電信市場現狀,如果這個行業實現充分競爭,市場有了更多的消費選擇自由,著眼于國有資産實現方式優化與效率提升目標,屆時二者是否需要進行合併,則屬於未來再討論的話題。

  □傅子恒(萬聯證券研究所所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