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科大證明“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有價值

  • 發佈時間:2015-02-13 02:31:1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欄

  這批學生獲得的學位,只是南科大的學位。因此,這批學生如果想繼續深造,他們只有選擇國外的大學,因為在國內連報考研究生的資格也沒有。而他們想就業,也只能進不要求本科文憑、學士學位的民營企業,而難進入國有企業,更不要説報考公務員了。

  1月9日,南方科技大學低調地為第一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舉辦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南科大首屆41名學生,15人被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倫敦大學等名校錄取。據了解,南科大的這批首屆畢業生,符合畢業條件的一共是28人。從目前已知的收到世界名校錄取通知書的15名學生看,所佔比例已經超過半數。

  南科大是“留學預科”嗎?

  對此,有人對南科大首屆畢業生的品質表示認可,也有人質疑,為何南科大的首屆畢業生,都選擇到國外名校,這不把南科大變為了“留學預科”嗎?實際上,這批學生獲得的學位,只是南科大的學位,而非國家統一承認的學位,因此,這批學生如果想繼續深造,他們只有選擇國外的大學,因為在國內連報考研究生的資格也沒有,如果他們不準備深造,而想就業,也只能進不要求本科文憑、學士學位的民營企業,而難進入國有企業,更不要説報考公務員了。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為何這批學生的學歷、學位,國外大學可以認可,而國內高校卻不認可?記得當年南科大推出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的改革時,曾有大學教授表示,等南科大學生畢業時,他去招南科大學生為研究生,但現在表態的教授都不見了,因為他們知道,這根本不可能,就是導師看中了南科大的學生,可卻難以逾越現在的考研製度。

  這正是我國教育管理體制的核心問題所在。我國目前實行國家統一授予文憑、學位制度,這一制度貌似可以保證人才培養的品質,但卻限制了高校的辦學活力,對應統一授予文憑,實行按計劃招生、按計劃培養和按計劃管理,高校辦學陷入千人一面,與此同時,有一些獲得學位授予權的學校,不認真辦學,而是做文憑買賣,一些學生上大學也是為混一張文憑,國家統一授予文憑制度,反而保護了一些劣質教育。

  第一屆,也是最後一屆自授文憑的學生

  南科大創校校長朱清時把“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去官化、去行政化”作為學校的兩大改革。

  南科大首屆“自招”學生,雖然明知不能獲得國家統一承認的文憑,但還是選擇了南科大,而且還有些學生放棄國內其他名校,這表明他們並不是衝著獲得文憑而選擇南科大;而南科大辦學者也明白,如果他們不能給學生一張國家承認的文憑,能給的就只有貨真價實的教育了,不然無法被社會認可。這正是自主授予學位的價值所在。這也一定程度證明,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在我國是可以行得通的。

  當然,也有一些輿論認為,由於南科大招生規模小,所招的學生本身都很優秀,目前這批學生能有這樣的表現,不足以説明這種辦學模式,就可以複製,而且,南科大首屆實驗班學生中目前還有10多人沒有順利畢業。這些輿論令人心酸,因為,不要説南科大的模式複製給其他學校,就是南科大自身,這種辦學模式,只在這一屆學生身上存活了一年。因為從2012年這屆學生起,其招生就已納入計劃招生,畢業的學生將授予國家統一承認的文憑,也就是説,這是南科大第一屆自授文憑的學生,也是最後一屆。

  至於還有10多名學生沒有順利畢業,這正從另一個方面體現自授學位的優越性——學校會嚴把品質關,實行淘汰制,對無法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進行淘汰,以讓學位獲得社會認可。

  從教育改革角度看,我國應該給部分學校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的探索,尤其像南科大這樣定位為小規模的學校,一方面,這些學校可以做到小而精,確保自主辦學、自授學位的品質,另一方面,先從局部試點,可以探索、積累經驗。針對自授學位,我國應探索建立學位認證制度,這就從以前單一的由國家統一授予文憑轉為由學校自主授予、社會專業機構實行認證的新的教育體系。

  我們期待南科大未來會重啟“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的改革,這一改革,不但關係到南科大是否堅持創校時提出的改革理念,也關係到我國整體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能否放權給學校自主辦學、自授學位,是我國是否動真格推進教改的試金石。

  □熊丙奇(學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