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場如何變農廠

  • 發佈時間:2015-02-09 05:27: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玩過開心農場嗎?用手指點幾下滑鼠,就能為自己的農場施肥、澆水。你想在家裏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定制農場”嗎?在陽臺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蔬菜,在城市中享受自然的樂趣。如今,科技的力量正讓這樣的場景成為現實。

  蔬菜誰在種

  “通俗來講,植物工廠就是工廠化的植物生産,像在工廠裏批量化生産産品一樣種植農作物”,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植物工廠特點是標準化的種植工序、不間斷的生長時間、不受限的生長季節。

  在北京市平谷區的農眾物聯植物工廠的二層,記者看到,香椿、車前草、烏塌菜等一排排山野菜生長在“車間”的“流水線”上,它們的根須或浸潤于營養液中,或種植在基質中,完全脫離土壤,葉片在LED燈光的照射下蓬勃生長;在一層,一列列的生長架上培育著姬松茸、榆黃菇、蟲草花等食用菌類。項目負責人姚旭表示,這是利用不同作物所需的生長環境各異而採取的綜合式、互補式的農業生産方式。

  光照、溫度、水分、肥料……在植物工廠裏,這一切可以完全交給電腦系統——利用資訊化技術打造的農業物聯網,將物聯網系統的溫度、濕度、PH值、光照等多種感測器設備整合,實時監測環境中物理量參數。

  以記者所參觀的植物工廠為例,在人工LED燈光的照射下,農作物可以不間斷地生長、短時間內成熟、一年內多批次産出;在水肥系統的控制下,營養液和氧氣可以“瞄準”植物根部輸送養分;在中央監控系統的幫助下,54個人能夠輕鬆對26000平方米的農作物進行作業,利用手機APP客戶端的遠端控制系統,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農作物進行監測控制,只需要點擊手機螢幕,就能完成授粉、施肥、澆水等步驟。

  産品花樣多

  植物工廠的生産技術率先在日本、以色列、丹麥等土地資源緊張的國家成型,其運作模式已經成熟。近幾年,我國才逐漸建設植物工廠,並不斷推進本土化技術。不過,姚旭坦言,建造植物工廠目前還有3大難題,一是投入成本高,二是運營成本高,三是科技轉化率低。以浙江大學在浙江省長興縣建立的植物工廠為例,800平方米的實驗空間,前期投入高達上千萬元,項目運作後每月僅使用電燈及空調所産生的電費開支也有二三十萬元。同時,科技轉化的週期也較長。據了解,農眾物聯經過3年平均19代的人工馴化,才培養出産品百餘種。

  不過我們看到,植物工廠裏的産品種類也是豐富多樣。據姚旭介紹,農眾物聯目前生産的作物包括食用菌類、綠葉類、茄果類、藥材類和花卉類5大品種,滿負荷運轉下,預計年産蔬菜瓜果約700萬公斤。

  也有人認為,工廠裏的蔬菜“口感不如自然生長的蔬菜”。王海波對此表示,在植物工廠裏培植的作物營養全都依靠外來的添加物,並且生長時間短,因此可能在口感方面與自然生長的作物有所不同,但在營養價值上沒有差別。同時,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營養液成分比例的調整,對産品的口感進行調整和改良。

  你可千萬別小瞧植物工廠,認為它們的産品只有農作物。實際上,植物工廠的“産品”還包括向企業、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建設生産設施,打造企業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將資訊技術向農業生産推廣。除此之外,針對都市人群希望擁有自家“菜園子”的需求,不少植物工廠都紛紛推出性價比高的“家庭農場設備”,農眾物聯的一款“陽臺農場”産品甚至不足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