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個人稅號”倒逼納稅人權利保障

  • 發佈時間:2015-02-04 07:10: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個小小稅號,串聯起的不僅是納稅人的錢怎麼花、怎麼用,更有對公共事務、社會治理的新關注,以及參與、表達、監督的新動力。

  日前,《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結束意見徵求,這意味著“個人稅號”的時代漸行漸近。將來,國家將為每位公民編制一個具有唯一性的稅號,可能是身份證號,終身不變。實際上,目前納稅的企業已有組織機構代碼。當個人也擁有“經濟身份證”後,稅務資訊將在全社會連通,有利於納稅人意識與依法納稅、依法治稅水準的提升。

  其實,這個“舶來品”,是世界各國的通例,特別是在一些發達國家,歷史更為悠久。比如,美國公民一齣生便獲得一個終生不變的稅務代碼,與社會保障號合二為一,是銀行開戶、合同交易和政府服務的必備資訊。在澳大利亞等國,不僅本國公民需要註冊統一的稅號,就連任何來澳的外國人,只要居住超過182天,也必須申請。

  那麼一個小小的個人稅號,今後將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一方面是個人生活的悄然改觀。買車要交購置稅,買房要交契稅、營業稅,炒股票要交印花稅,工資薪金要交個人所得稅,就連餐館就餐、商場購物也不知不覺繳納消費稅、增值稅,一個“個人稅號”會把這些經濟行為聯繫起來,總共交了多少稅,會有個統一説法。並且,綜合起來考慮的計徵,會更準確、合理,比如納稅人檔案中的贍養老人、還房貸,都會在個稅中有所扣除。

  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設的明確增進。小小稅號,意味著個人徵信體系的制度性完善。既打通部門壁壘,讓銀行、不動産、股票投資的資訊,能互聯互通,消滅資訊社會的孤島,同時也為反腐敗創造了條件。在確保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個人稅號會帶來執法的便利,對一些人偷稅漏稅,産生直接約束。一次不良記錄,一生寸步難行,這把利器會讓邪祟無處遁逃。

  更重要的,則是納稅人意識的形塑。之前,更多的納稅屬於分散行為,很難給人正面衝擊感。將來,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交了多少稅,網上一查便可一目了然。如同花錢購物,納稅之後換來的公共服務品質怎麼樣,家門口有沒有好學校、好醫院,無不成為明晰的個人關切。

  個人稅號必然會強化納稅人意識,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納稅人的權利怎麼保障。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個人稅號的推行,將來納稅人意識必然會進一步被強化,如果納稅人權利保障不能同步跟進,仍然繼續斷檔,則可能會産生新的問題和矛盾。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個人稅號也將會對納稅人權利保障形成倒逼效果。

  死亡與納稅,世界上最無法避免的兩件事。既然無法避免,不妨共同直面。無論個人生活的變化、制度安排的改良,還是法治觀念的提升,一個小小稅號,串聯起的不僅是納稅人的錢怎麼花、怎麼用,更有對公共事務、社會治理的新關注,以及參與、表達、監督的新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