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納稅人感受“地稅魅力”

  • 發佈時間:2014-09-18 08:35:37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翔安地稅志願者參加公益活動。(阮學勁 攝)

  輔導納稅人使用自助終端。(楊江銘 攝)

  翔安區地稅局開展稅源調查。(楊江銘 攝)

  翔安區地稅局開展的建設“五個地稅”,共譜“稅務夢”開講活動現場。(周學寧 攝)

  通訊員 吳江生 楊江銘 本報記者 王元暉

  昨天,一個普通的工作日,翔安區地稅局人來人往,在這裡,每天幾乎都有動人的“故事”發生。

  年初,市地稅局提出建設“五個地稅”目標的構想,而翔安區委、區政府在“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引領下,重點圍繞構建“5+3+10”現代産業支撐體系,堅持穩中求進、培育增量,著力促發展、惠民生、轉作風,為區地稅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翔安區地稅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年初到位後,以服務翔安區産業升級和民生保障為落腳點,全方位鋪開“五個地稅”建設。

  今天,讓我們通過五個平凡的“小故事”,深入這一群體,詮釋“五個地稅”在翔安不斷迸發出的新活力,見證“五個地稅”服務大局、惠及廣大納稅人和繳費人的成果。

  A、公信地稅是基礎

  被處罰納稅人送來表揚信

  翔安區地稅局舉辦稅收宣傳百里行活動。(張天驕 攝)

  近日,翔安區地稅局收到一封納稅人的表揚信,來信的是當地一家被列入稅收檢查且被處罰的企業。據了解,考慮到一些企業被處罰後,可能存在抵觸和抱怨情緒,該局有針對性地推行了電話或到府回訪制度,以消除納稅人心中的疙瘩,但被處罰後專門寫表揚信的事還真少見。

  “該繳的稅一分不能少,多繳的稅一分都不收”,説起寫表揚信的原因,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女士對記者如是説。原來,前不久,翔安區地稅局稽查局人員在進行2012-2013年度檢查中,發現楊女士所供職的公司存在少繳印花稅、城建稅及附加印花稅等地方稅費問題。與此同時,稽查局人員還發現該公司部分轉作出租的自用房産,多繳納了房産稅。

  按規定,自用房産按房屋原值(含地價)申報房産稅,房産出租按收取的租金收入計徵房産稅。該公司將自用的房産轉為出租,在申報房産稅時,未剔除出租部分的房産可分攤的土地價值,造成多繳5萬元的房産稅。

  “此類稅收與會計處理的差異性問題,對財會人員來説也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業務,若不是翔安地稅的這次檢查,這個錯誤我們還會繼續犯下去,怎能不感謝地稅幹部呢?”楊女士説,“這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公信地稅’的魅力。”

  據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他們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在限制進戶執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日前,國貿東翔地産公司原本需分別清算兩個地産項目,在知曉區國稅也將該公司列為檢查對象時,翔安區地稅局稽查局主動聯合區國稅一同進戶,使原來需要三進企業的檢查事項合併為一次完成,這同樣讓納稅人感動。

  以上都只是翔安地稅推進“公信地稅”建設的一個縮影。此外,他們還推行“説理式執法”,以提高地稅執法的説服力和公信力,建立基層分局(所)涉稅行政處罰備案制度,以規範稅收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定期開展稅收執法責任督查,敦促整改執法問題。在維護稅法剛性的同時,翔安地稅站在納稅人角度考慮問題,得到了納稅人的真心支援。

  B、服務地稅是根本

  85個涉稅事項即來即辦

  日前,納稅人李小姐大汗淋漓地到翔安地稅局辦稅服務廳,想買3張5元面值的印花稅票,卻發現隨身帶的是港幣,不能辦理印花稅票領購業務。當她找到了服務廳工作人員小朱,説明瞭來由,得知最近的取款機至少有5公里遠。外面天氣炎熱,為了不讓納稅人再辛苦一趟,小朱主動以當日人民幣對港幣匯率,與納稅人兌換20元港幣。“我以後有空時再到銀行兌換,雖然麻煩點,但能幫納稅人做點事”。

  據悉,翔安區地稅局目前已實現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等85個涉稅事項即來即辦,另有20個事項壓縮至法定時限35%以內。此外,他們還“以茶為媒、品茶聊稅”,通過“納稅人茶室”定期分行業與企業高管溝通稅收工作,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他們還推行“涉稅前置服務”,依託專業團隊,幫助納稅人防控稅收風險。

  記者在辦稅服務廳看到,工作人員正為納稅人辦理各類涉稅事項,他們操作嫺熟,不時抬頭微笑回答納稅人諮詢,每辦完一筆業務,納稅人就在納稅服務評價器按上“滿意”的按鈕。據了解,翔安區地稅局在全省地稅系統網上群眾滿意率調查中多次獲第一名,並連續五年獲區政風行風綜合評比第一名,該局辦稅服務廳納稅人的滿意率也長期達99%以上。

  C、智慧地稅是手段

  推廣取號系統,應對流量高峰

  “沒想到午休時間,也能列印到完稅憑證,真是太方便了!”在翔安區地稅局使用了完稅憑證自助列印終端後,某外地建築公司的辦稅人員張先生感慨地説。這是翔安地稅借助資訊技術,為納稅人提供的又一項便利。

  為解決辦稅高峰期納稅人等待時間長等問題,翔安地稅推廣了辦稅取號系統,納稅人可在網站查詢辦理等候人數,避開辦稅高峰。同時,納稅人可在自助辦稅區選擇自助辦稅、自助列印完稅憑證,此外,該局推行手機移動辦稅,提供24小時辦稅服務。日前,翔安地稅又推出了電子版《稅翔民安》政策解讀刊物,歸集最新稅收、社保政策,方便納稅人網上查詢和了解最新政策。

  此外,該局大力推行“電子影像系統”,極大地減少納稅人紙質資料報送;通過積極拓寬外部數據交換互聯渠道,在國、地稅辦稅服務廳互設辦稅終端,讓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事。據了解,該局還建立納稅人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實現涉稅行政審批及投訴、信訪、舉報事項的網上辦理。建成的徵管系統整合全區所有行業、項目納稅人的徵管資訊及個人所得稅、社保費等個人資訊,為稅收徵管提供數據參考。“智慧地稅”建設所帶來的高效與便捷惠及越來越多的群眾。

  D、文明地稅是目的

  開展志願服務,參與文明創建

  翔安區地稅局志願者幫扶老人過斑馬線。(楊江銘 攝)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全國自閉症兒童家庭關懷行動”公益項目組曾在海滄舉辦大黃鴨展出及小黃鴨義賣、慈善漂流賽等活動。當了解到慈善義賣活動急需招募志願者時,翔安區地稅局當即組織了12名志願者參與義賣。這一天,他們共義賣小黃鴨96隻籌得善款9600元。

  幾年來,翔安地稅堅持把開展志願服務納入文明行業和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內容,他們從語言文明、行為文明、思維文明、心態文明入手,提高幹部職工內在素養,並以此為基石,努力推進文明行業與文明單位創建,通過開展“一堂、一隊、一牌、一桌、一傳播”等各項創建活動,提升服務環境、服務狀態和服務管理水準,努力打造業績顯著、作風優良、隊伍過硬、環境優美的文明地稅機關,為翔安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E、幸福地稅是保障

  舉辦公開課,傳遞正能量

  近期,一場名為“開講啦”的活動在翔安區被傳得火熱,許多單位和部門聞悉後,均表示出觀摩的濃厚興趣。相比央視“開講啦”青年公開課的原型,翔安區地稅局的開講活動更加凸顯了本土性和行業特點。

  “口乃心之門戶,要讓幹部職工把心敞開,在溝通交流中授業解惑。”翔安區地稅局局長陳忠華在談到翔安區局“幸福地稅”建設舉措時一語中的。“‘開講啦’提供的是一席之地,通過討論與思辨,在有思考、有疑問、有價值觀、有鋒芒的思想碰撞中,化解人生困惑,讓幹部職工分享對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和生活。”

  第一期,陳忠華在90分鐘的時間裏,結合個人的人生經歷,講述了對“五個地稅”的理解和對工作、生活的感悟。隨後大家紛紛舉手踴躍提問,陳忠華一一做了即興應答。幹部小陳説:“身邊人身邊事,最具感染力和説服力,這種講述最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據悉,作為該局“幸福地稅”建設的一項有益嘗試,這項活動已舉辦兩期,通過這種活動營造了“活躍”、“思辨”、“進取”的探討氛圍,傳遞了正能量,為翔安“五個地稅”建設提供了內在的精神動力。

  增長干部職工的能力才幹,也是該局“幸福地稅”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們構建了“一個平臺、四支隊伍”,即以崗位風險防範電子監察系統平臺為依託,成立納稅服務小組、反避稅小組、納稅評估小組和兼職稽查員等四支不同業務構成的隊伍,跨崗位培養鍛鍊骨幹人才。此外,他們還建成了機關圖書室,成立文體活動興趣小組,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關心每個人的成長,不斷增強大家對集體的認同感,全局的凝聚力越來越強。

  【專訪】

  翔安“快節奏”

  推進“五個地稅”

  ——訪翔安區地稅局局長陳忠華

  本報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吳江生 楊江銘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翔安區地稅局局長陳忠華剛剛從基層辦完事回來。九月悶熱的天氣,讓他的臉上不時滴落著汗珠。有同事悄悄地説,局長做事雷厲風行,在陳忠華的理念中,要完成建設“五個地稅”目標,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就必須“快”。因而,記者與陳忠華的對話,也是在一種“快節奏”中展開的。

  記者:建設“五個地稅”,翔安區地稅局是怎麼做的?

  陳忠華:今年是市局建設“五個地稅”的第一年,作為基層區局,我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通過“五個地稅”的建設,推進翔安地稅的稅收現代化?

  年初,區局成立了“五個地稅”建設領導小組,將全局工作緊緊圍繞“五個地稅”來展開,把“五個地稅”建設作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注重發揮“五個地稅”的引領和靈魂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區局在宣傳資料、電子顯示屏、辦稅終端等載體上統一載入了“五個地稅”標識,營造了建設“五個地稅”的濃厚氛圍。

  記者:推進“五個地稅”建設,翔安地稅有哪些舉措?

  陳忠華:我們圍繞市局“五個地稅”實施方案、指導意見和工作要點,按照“三個堅持、三個服務、三個提升、三個創建、三個營造”等15項工作任務,積極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凝聚全局智慧,不斷豐富“公信地稅”建設內涵。認真落實徵管改革相關工作,抓好執法規範化建設,大力推進“無過錯推定”與稅收實務融合,深化“柔性執法”運用,贏得納稅人的信任與支援;二是不斷優化納稅服務,加強“服務地稅”建設。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提高社保覆蓋面,維護納稅人和繳費人合法權益,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強化稅收政策服務,壓縮審批流程和時限,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提升服務質效;三是加強徵管數據利用,夯實“智慧地稅”建設。堅持資訊管稅,拓寬部門間資訊互遞共用機制,加強稅源監控,提升徵管品質和稅收遵從度;四是大力抓好創建工作,建設“文明地稅”。突出地稅行業特色,以三項基地、文化走廊為載體,不斷加強地稅文化建設,在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持續推動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五是打造和諧地稅集體,建設“幸福地稅”。常態化開展談心活動,加大人文關懷力度,提倡“四心”情懷和陽光心態,構建“一個平臺、四支隊伍”,不斷激發幹部職工工作熱情,讓個人與翔安地稅事業共同成長。

  【背景】

  “五個地稅”

  為落實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實現稅收現代化的稅收改革發展總目標,構建地稅部門建設“美麗廈門”的有效載體和平臺,今年初,廈門市地稅局提出建設“五個地稅”目標構想,其內涵為:

  1、公信地稅

  嚴格依法治稅、依法行政,加強稅收執法管理監督,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稅收法治環境,以公正建公信、以為民贏公信、以高效樹公信、以公開促公信、以廉潔保公信,不斷提高各級地稅機關的公信力,以良好的執法形象和工作業績,贏得社會群眾和廣大納稅人的普遍信任支援。

  2、服務地稅

  轉變稅務職能,落實總局提出“服務大局、服務稅戶、服務基層”的要求,把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為納稅人服務作為地稅工作的基本職責要求,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手段,完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質效,打造服務型地稅機關,達到稅收與經濟、稅務與社會、徵稅與納稅的良性互動。

  3、智慧地稅

  積極探索稅收管理新模式,穩步推進稅收徵管改革,充分應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引入科學管理理念,推進業務流程再造,加強資訊資源的整合整合和深度利用,打造一體化、集約化和智慧化的管理體系,促使稅收管理更加高效精準、納稅服務更加主動便捷、稅收決策更加智慧科學、行政管理更加規範高效、綜合效益更加顯著體現。

  4、文明地稅

  倡導語言文明、行為文明、環境文明、思維文明、心態文明,營造積極、健康、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不斷提升隊伍素質、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單位和文明行業創建活動,打造業績顯著、作風優良、隊伍過硬、環境優美的文明地稅機關。

  5、幸福地稅

  在嚴格管理基礎上,著力傾情帶隊,倡導“四心”情懷,優化隊伍管理方式,加大人文關懷力度,推行人性化管理,凝聚和激發隊伍的精氣神,提升地稅隊伍的職業榮譽感、團隊歸屬感、工作成就感、生活快樂感,打造和諧幸福的地稅家園。

  (通訊員 吳江生 楊江銘 本報記者 王元暉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