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徵信成為破解融資難的利器

  • 發佈時間:2015-01-30 05:38: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意義上的抵押貸款對於相當一部分缺乏足夠抵押品的企業並不具備適用性,信用貸款才是小微企業所需。而信用的挖掘更有待於相關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

  近日,廣發銀行發佈的《2014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約為39.52萬億元,而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相關數據,同年,全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為17.76萬億元,小微企業仍有22萬億元的資金缺口未能有效解決。

  小微企業融資“週期短、金額小、頻次高、時間急”,金融機構傳統的信貸作業模式都難以匹配這樣的需求。而一些針對個人投資者的網際網路融資平臺,一邊是群眾不敢投資,另一邊則是小企業融資難。究其根源,是因為沒有一套健全的信用體系可以參照。

  對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來説,傳統意義上的抵押貸款對於相當一部分缺乏足夠抵押品的企業並不具備適用性,信用貸款才是小微企業所需。然而,現實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很難被充分了解。

  信用發掘難有來自小微企業的問題,一些小微企業財務不規範,缺乏健全的財務制度;不少小微企業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個別企業主主導整個企業運營,不具備現代化的治理結構,容易使人懷疑其持續穩定經營的能力,甚至也不排除個別企業刻意造假的情況發生。

  針對這些情況,首先,應當加強引導和監督力度,使小微企業的管理走上規範化道路。稅務部門應加強對小微企業進行培訓指導,幫助建立規範的財務制度;工商等部門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調查分析,收集真實的經營狀況;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資訊的收集、評價和公開制度,並完善信用檔案,記錄企業貸款、納稅、經營等情況。

  其次,還要有科學的信用評價體系。大型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特有的優勢,創造符合自身經營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在大機構經營範圍覆蓋不到的地方,就應當完善信用評價行業相關立法,鼓勵各類符合規範的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進入,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經營特點的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價。

  事實上,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嘗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收集來自金融系統和市場的數據,輔以網際網路上的資訊發佈和交易行為,最終聚合形成多維度的分析結果,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這類嘗試已經獲得不少成果。

  只有打通資訊渠道,構建有價值的信用參照,小微企業融資難才能有解決的基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