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幣政策不是萬能藥

  • 發佈時間:2015-01-30 05:38: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貨幣政策終歸是總量政策,其更側重於短期總需求的調節,以保持價格基本穩定和經濟總量平衡,但僅靠貨幣政策解決不了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貨幣政策發揮作用涉及宏觀經濟全局,需要與財政、監管、産業等政策共同協調,發揮合力。而且,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增強需要的是深化改革

  僅靠貨幣政策就能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嗎?在日前召開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貨幣政策可以為結構性改革提供空間和時間,但不是萬能藥。這句話我們也曾從多國央行行長的口中聽到過,包括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等。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貨幣政策往往成為大眾眼中的“救命良方”。比如,歐洲央行就在最近推出了量化寬鬆政策。也許是看到了美國量化寬鬆的“奇效”,不止一個經濟體都想通過嘗試類似的貨幣政策達到經濟復蘇的效果。可惜的是,非常規的貨幣政策並非各國經濟的解藥。

  歐洲在當前經濟下滑,通脹率跌入負值,推出所有刺激政策成效甚微後,更進一步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是無可奈何的選擇。這在短期內或能使得銀行更加積極地發放貸款來支援實體經濟,影響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把歐洲從通縮的泥沼中往外拉一把。但量化寬鬆政策就能解決歐洲經濟面臨的所有問題嗎?

  貨幣政策終歸是總量政策,其更側重於短期總需求的調節,以保持價格基本穩定和經濟總量平衡。因此,僅靠貨幣政策解決不了歐洲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歐元區內在失衡的矛盾以及其面臨的勞動力市場僵化、福利過高等結構性問題。正如英國央行前行長金恩所説,我們經歷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貨幣刺激,但仍未能解決需求疲弱的問題,歐元區的問題也無法簡單地通過降低利率或使用貨幣刺激來解決。

  雖然各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道理卻相似。當前,我國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央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關於降準降息的呼聲更是越來越高。在外匯佔款增速放緩、銀行存款流失影響其放貸能力、企業融資成本高企的當下,的確需要降準降息以及其他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來互相配合相機使用,以保持適度的流動性,為穩增長提供必要的貨幣條件。

  但貨幣政策也不能“孤軍作戰”,僅靠貨幣政策不能實現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也無法解決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問題,不能減輕資源環境過度承載和約束的現狀,更無法解決經濟增長對債務和投資的高度依賴等。

  貨幣政策發揮作用涉及宏觀經濟全局,需要與財政、監管、産業等政策共同協調,發揮合力。財政政策在結構調整上更具有優勢,二者配合,能夠使貨幣政策總量調控的功能更好地發揮。微觀監管與宏觀調控的根本目標都是穩增長,金融監管與貨幣政策資訊的暢通和共用能夠建立和完善宏觀與微觀審慎監管相互配合完善的機制。在當前部分行業産能過剩仍突出的背景下,還需要發揮好貨幣信貸政策與産業政策之間的協調作用等。

  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增強則更需要深化改革。德國央行前行長韋伯曾提出,歐元區的問題應歸責于各國政府疏于改革,而不是歐洲央行的行動力度不夠。他更擔心,當前的量化寬鬆政策會使得各國政府做得更少。對我國來説,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需要貨幣政策為經濟發展創造鬆緊適度的貨幣環境,同時也需要加快行政審批、投資、價格、壟斷行業、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資本市場、民營銀行準入、對外投資等領域的改革,使外部環境與內生動力相向而行,共同推動我國經濟提質增效,打造我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