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斬斷“雅好生雅賄”的生態鏈

  • 發佈時間:2015-01-30 05:38: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説起“雅賄”,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的手段令人驚訝。相傳他找到與朝中大員勾結的商家,提出用三萬兩銀子求購那官員家中的一幅畫。成交後,胡雪岩隨即將畫送了回去。表面上,這位官員先是重金賣了一幅畫,後是收了一幅畫,著實“合理合法”,實際上卻是收取了胡雪岩三萬兩銀子的賄賂。

  骯髒的行賄受賄隱蔽在“雅”的煙幕裏,當今亦不少見。在手段上,“雅賄”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銀、豪車豪宅、有價證券等“傳統物件”,轉而送古董、書畫、玉器等藝術品,或是高檔球桿、魚竿、攝影器材等,甚至和胡雪岩一樣,到府高價求購官員的書畫、文藝作品。行賄手段雖多種多樣,但都以權重之人的所謂“愛好”為切入點,在某些紀律鬆弛、玩物喪志的官員面前無往而不利。想那愛玩玉的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多次收受價值數百萬元的和田玉;還有鄂爾多斯市原副市長王會師,家中有十幾部價值昂貴的攝影器材,不乏謀利之人投其所好而贈。在權錢交易的巨大誘惑之下,種種“雅好”淪為“雅賄”,成為雞蛋上的縫隙,招來蒼蠅,進而腐敗,不能不令人嘆息、警醒。

  更有甚者,不少貪腐官員還利用“雅好”的幌子,主動為“雅賄”開闢通路,以至於文藝圈中“官氣”爆表。最近就有一則消息曝出,某省書法家協會中官員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協會正、副主席和名譽主席共45人,再加上正、副秘書長和顧問,協會主席團成員超過60人。官員“硬擠”文藝圈的背後依然是“權力尋租”衝動在作祟。有了書畫協會的頭銜,一幅並不見功力的字畫就能按平尺論高價;有了某一學會的兼職,利益輸送就能通過商家贊助等種種手段隱遁無形;得到出版界的“肯定”,就能利用職權對自己著作強行攤派、從中牟利。在已經落馬的違紀違法人員中,被“雅好”絆倒、藉“雅好”貪腐的不在少數。

  領導幹部注意提升素質、尋求多元發展本無可厚非,無論揮毫潑墨還是懸桿垂釣,也都屬健康的情趣和愛好。但當官員混淆了主業和副業、政治和藝術的界限,熱衷於以權力之手褫奪藝術地位,甚至借機斂財、貪腐,再高的藝術修養、個人才華都將黯然失色,淪為貪腐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當不法官員邁進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貪腐也就如影隨形。藝術評判夾雜了權力因素,藝術市場多了貪腐基因,只能導致文化藝術失去本來的純粹面貌,文藝生態受到破壞,對社會環境的污染將更加深重。

  此前,中央已經明確要求黨政機關領導幹部不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但一些人仍拿著“竊書不能算偷”的遮羞布,遏制不住對權力的迷戀和貪腐衝動。如今,到了從頭整肅的時候了。勸那些“愛好廣泛”的領導幹部,管好自己的愛好、厘清公私的界限、主動退出各類社團,切莫讓“雅好”成了人生路上的絆腳石;紀檢監察部門也要嚴格執行黨的紀律,橫下心來反“四風”,密切關注貪腐的最新動向,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堅決斬斷“雅好生雅賄”的生態鏈;各類社會團體亦應及時推進去行政化改革,祛“官氣”,聚正氣。最近,安徽、重慶等地已經開始了行業社團去行政化的進程,這稱得上是好的開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