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蔗農:種收不雇工勉強有微利

  • 發佈時間:2015-01-27 03:32: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燕玉海

  全國的蔗糖每斤就有六兩多産于廣西。多年來,廣西約有2000萬農民靠種甘蔗致富。然而,從2011年起,國內糖價一路下滑,到2014年底,市場現貨糖價跌破成本價,致使廣西農民的“甜蜜事業”夾雜了苦澀。近日,記者在甘蔗種植大縣崇左市扶綏縣了解到,由於受國內市場糖價的波動,蔗農和蔗糖加工企業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甘蔗産業期待政策支援。

  “種蔗不賺錢誰還願種”

  扶綏全縣45萬人口,150萬畝耕地,有30多萬農民種植甘蔗,面積達到128.5萬畝,年産原料蔗530萬噸。

  在岜盆鄉甘蔗專業生産村姑豆村,有30多年甘蔗種植經驗的大戶黃文進告訴記者,前幾年他們合夥承包種植甘蔗1800畝。2011/2012年榨季盈利80多萬元,2012/2013年榨季盈利20多萬元,到了2013/2014年榨季就虧本32萬元,預計2014/2015年榨季要虧損50多萬元。

  黃文進掐著指頭給記者算成本賬:種一畝甘蔗需要肥料600元,農藥地膜180元,砍、搬費700元,蔗種100元,機耕培土70元,土地承包費550元。所有這些投入大致計算起來就是2200元左右。而一畝地只産甘蔗5噸,按政府定的收購價每噸400元計算,一畝甘蔗就要虧200元。黃文進説,成本高主要是人工貴,如果種10畝甘蔗全部由自己打理的話,所有投入大致在1600元上下,一畝甘蔗還能有300元到400元的微利。

  “種甘蔗不賺錢,那誰還願意種?”據姑豆村村委文秘莫志斌統計,姑豆村委所轄的小姑豆屯1650耕地中,原來除了種450畝水稻外,其餘全部種甘蔗。現在,有350畝已被改種了瓜果、蔬菜。“如果明年蔗糖形勢仍不好轉,很可能種植面積還會減少。”

  據扶綏縣糖業發展局副局長陳家行介紹,2014年,由於受糖價下滑的影響,全縣甘蔗種植面積出現萎縮,原料蔗總産由2013年的530萬噸下降到480萬噸。

  “榨一噸蔗糖就要虧400元”

  元月上旬,2014/2015年新榨季開榨一月之久,記者在扶南東亞糖業有限公司看到,一輛輛卡車滿載原料蔗穿梭進入,車間裏的榨聲轟鳴,公司農務蔗區管理部經理何日敏卻愁容滿面:“甘蔗收購價低了農民就不種了,收購價高了企業虧損更大,所以,現在加工企業正處在進退兩難的地步。”

  他告訴記者,目前市場糖價一直在4300~4400元/噸徘徊,而加工蔗糖的成本要4800元/噸,這就意味著企業加工壓榨一噸白糖就要虧損400元。

  何日敏認為,在國際大市場糖價低迷徘徊的環境下,凸顯國內食糖生産成本太高。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的甘蔗收購價折合人民幣在150~200元/噸,而廣西甘蔗收購價收在400元/噸,高出一倍多;國外加工企業用工少,成本低,同樣規模的企業,在國外僅用100余人,而他們公司用工要1000余人,人工成本高出10倍之多。此外,物流成本也高,廣西的廠家收購甘蔗從地頭運到加工地,少的每噸要20元,而國外企業不用承擔這些費用。這些都增加了國內食糖成本,所以,國內的糖價根本就無法與國外的糖價抗衡。

  糖業“禦寒”急需政策“送暖”

  面對困局,扶綏縣採取四種措施,激勵種蔗的積極性:設立改擴種獎,凡完成改擴種甘蔗任務的每畝獎10元;設立穩定面積和原料蔗基數獎,對完成當年甘蔗種植面積和榨季入廠原料蔗任務的鄉鎮每噸獎0.4元;設立超産獎,以各鄉鎮上年榨季入廠原料蔗量為基數,每超1噸獎5元;設立土地整合和“雙高”基地建設獎,對完成當年甘蔗土地整合目標、達到“雙高”標準的,給予鄉鎮和挂點單位每畝獎10元。

  陳家行説,蔗糖業這場“寒流”如果短暫,一些措施可能還會發揮作用,一旦持久,恐怕也是無力的。

  該縣主管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上級政府應出臺政策,提高甘蔗收購價格,讓蔗農有利可圖;降低農貸利息,提升種蔗大戶的效益;同時推廣甘蔗優種新技術,提高糖蔗糖分、産量及抗性等,促使蔗糖産業抵禦“寒流”復蘇。

  加工企業盼望政府除給企業減負外,每噸甘蔗收購價定補50元。甘蔗收購價不超400元,企業暫能承擔;蔗農每噸甘蔗能拿到450元就有錢可賺,這樣才能托住蔗糖産業不會繼續下滑。

  蔗農則期待村裏能成立甘蔗種植專業合作社,讓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全村土地整合起來,由合作社統一種植,再由政府補貼配備機械,全程實行機械化操作,這樣就可降低雇人成本,騰出利潤空間,增強蔗糖産業的控風險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