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挖掘人口“質”的紅利
- 發佈時間:2015-01-26 08:31:41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特約記者 程喆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4年度國民經濟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勞動人口減少,老年人口增加。顯然,如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而“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少,將成為我們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南韓、新加坡、中國等主要亞洲國家和地區正在步日本的後塵,走上這條令人煎熬的人口發展之路。中新社報道,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4年度國民經濟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3年減少,65歲以上老年人已佔總人口的1/10。
勞動人口減少,老齡化勢頭加速,中國失去“人口紅利”了嗎?國際上對“人口紅利”是否存在的判斷,一般是依據15歲~64歲人口在總人口中的佔比是否超過了70%。數據顯示,我國15歲~64歲年齡段人口的佔比仍然在70%以上,這意味著,我國還將經歷一段“人口紅利”維持期。
但勞動人口的逐步減少已經成了事實。專家預測,今後這一數字還會加速下滑。在這個問題上,日本作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極高的國家之一,一直是世界各國面臨這一問題時的參照。新華網報道,2013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首次超過25%,每4個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老齡化程度之高,令人咋舌。
中國需要警惕像日本那樣形成“衰老型”的人口結構,即擁有生産力的年輕人與代表未來的兒童、青少年比需要供養的老年人人數少很多。更需要注意的是,在發達國家,老齡化是一個自然過程,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後才出現的,不存在我們現在遇到的“未富先老”的問題。
衰老型人口結構會造成社會負擔加重,作為社會主要産出的中青年人口數量較少,資源需求量大(如醫療資源、養老金等),致使政府財政負擔過重;勞動力供應減少,導致生産率增長速度放緩,催生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經濟增速就上不去,給各類産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帶來不利影響,還會推漲出口産品和國內産品價格——2013年,日本上調消費稅至8%,這被認為是拖慢日本經濟復蘇的一個因素。
日本最常提到的解決人口減少問題的辦法有3個,但效果也都不盡如人意:由於目前日本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非常低,日本首先提高了勞動年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尤其是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這個辦法短期內可見成效,但長期效果還需觀望;第二個辦法是提高退休年齡,以便延長日本健康的老年人的工作年限;第三個是提高生育率,進而改善人口結構。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這些辦法也僅僅是在短期內有所效果。目前日本社會“少子化”的後果就是,即便勞動參與率在未來達到了不切實際的100%,日本的勞動人口數量最終仍將低於當前水準。
中國現有的措施也差不多,首先是延遲退休。實際上,延遲退休年齡是全世界所有國家應對老齡化的直接措施,尤其是高收入國家,普遍在延遲退休年齡。另一舉措是實行“單獨二孩”政策。從各方分析來看,目前實行的“單獨二孩”效果並不理想。在中國13.6億人口中,只有1100萬對夫婦符合合法生育二孩的標準。根據計生委的數據,在這些人中,只有69萬對在去年8月底前提出了生二孩的申請。對可以生二孩的人來説,經濟制約是他們選擇不生二孩的重要原因。因此,也有不少專家提倡應該全面放開二胎政策。
究其本質,“單獨二孩”是一種以調整人口數量為目標的“保增長”政策。但現在的中國人口問題已不是單純的數量問題,生育率低、人口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調等結構性問題同樣非常嚴重,加之近年來城鎮化的不斷加速,中國在人口分佈上也開始越來越集中于城市,這些變化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中國人口的新常態,而“人口紅利”拐點只是這個新常態的一個具體表現。
此外,老年人口增多,也給“銀發産業”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就目前而言,圍繞著老年人的産品和服務還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比如養老院的稀缺以及相關服務並不完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曾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産業。要進一步加大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優化教育、衛生、文化資源配置,讓更多的社會大眾得以分享;還要在大力發展義務教育的同時,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産率,使“人口紅利”效應最大化。
對於“人口紅利”來説,不應當僅僅是注重量,質也很重要。“人口紅利”的兌現和最大化問題的關鍵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首都經貿大學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提出,我國需要加速産業結構轉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和智力型轉變。大力提高人口的健康和文化素質,才能充分挖掘人口“質”的紅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