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潘 璠:中國GDP超美國?演算法有點兒太任性了!

  • 發佈時間:2015-01-23 08: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簡單地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衡量説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並不科學。而且,我國經濟正進入新常態,每人平均GDP尚處在世界中等水準。我們當下要做的是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效保護資源環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縮小收入差距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4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經初步核算,2014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達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就經濟總量來看,這是GDP首次突破60萬億元;如果按匯率換算,則是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於是,有消息認為,根據聯合國委託世界銀行開展的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一觀點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事實恐怕也並非如此。

  所謂購買力平價,就是按照相同物品的價格水準比較兩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並利用這個比率,將兩國貨幣折算為統一貨幣單位,進而進行經濟總量的比較。簡單點説,就是一個籃子裏裝著很多服務和商品,如果購買這同一籃子的商品花了100美元、600元人民幣、1萬日元,就説明這三種貨幣及其數值是等值的。但問題來了,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可能面對一個商品和服務完全一樣的籃子。正因為如此,購買力平價方法雖然避免了因匯率調整變化帶來的經濟總量的高估或低估,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還有諸多理論、技術和實際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從這個角度來看,本輪購買力平價可能對中國的物價水準有所低估、對中國GDP總量有所高估了。

  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成千上萬,在購買力平價實際操作中只能選擇部分商品作為代表規格品進行比較,且實際情況遠比理論上的假想複雜得多。即使同一個國家,不同城市選擇相同商品的難度都很大,即使是相同商品,價格差異也很大。所以,簡單地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衡量説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並不科學。

  有觀點認為,CPI同樣是選擇代表規格品、採集價格進行推算,與購買力平價方法有相同之處。但是,首先,CPI作為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最重要的統計指標,其理論、技術、方法已趨於成熟,各國統計機構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相對有保障,代表規格品數量多、覆蓋面廣,採價頻率高;而本輪購買力平價,從地域和規格品的覆蓋程度到價格採集的頻率,都遠不能與CPI相比。其次,CPI首先用於自己與自己的縱向比較,且有本地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作為確定權數的依據。由於縱向可比,橫向比較也就有了一定的意義。而購買力平價的目的本身就是橫向比較,其難度大大高於CPI。因此,CPI早已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而購買力平價尚在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中開展,且還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並完善。也正因為如此,整個世界及各個國家的經濟總量都是按照匯率法進行計算和發佈的,儘管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購買力平價的方法尚難以在同樣範圍內做同樣的事情。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13年,按匯率法計算的GDP,中國是9.24萬億美元,美國是16.8萬億美元。如此懸殊的差距,要通過一種尚在實踐中探索的演算法將其顛倒、逆轉,是不是有點兒太任性了?

  如今,經過多年相對高速的增長以後,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與此同時,中國每人平均GDP尚處在世界中等水準。我們當下要做的是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效保護資源環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縮小收入差距,讓改革發展的紅利惠及全體民眾。至於對經濟總量的認識,相信隨著實踐和研究的深入,也會愈來愈科學、愈來愈準確。(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潘 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