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振華: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穩”與“優”

  • 發佈時間:2015-01-21 22: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學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的“穩”與“優”

  ——訪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趙振華

  在2014年中國經濟“年報”發佈前不久,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趙振華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中國經濟保持自信的三個理由》,在網上引起廣泛轉發。中國經濟有何亮點?如何實現穩增長?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專訪了趙振華。

  記者:最新公佈的中國經濟2014年“成績單”顯示,主要經濟指標都在預期之中。您此前撰文指出,雖然我國經濟增長率有所回落,但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更不會崩潰,對中國經濟依然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請問,中國經濟有哪些亮點?

  趙振華: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穩”,其次是“優”。

  “穩”最主要表現在:一是國民經濟增長“穩”。與2012年和2013年7.7%的經濟增長率相比,2014年的經濟增長率雖然有所降低,但依然保持7.4%的中高速增長,連續三年波幅只有0.3個百分點,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唯一的一次。從各個季度的經濟增長情況來看,四個季度分別為7.4%、7.5%、7.3%、7.3%,波幅也只有0.2個百分點也是少有的。

  二是物價“穩”。居民消費品價格比上年上漲2%,既沒有出現過高的通貨膨脹,也沒有出現通貨緊縮。改革開放以來,自1978年至2013年的35年中,我國有15個年份的CPI在3.5%以上,有4個年份為負增長,也就是説共計有19個年份出現了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這是經濟過熱或過冷的表現,而2014年則保持了不冷不熱的健康運作特徵。

  三是就業增加“穩”。就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作品質的重要標誌。在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下降的情況下,我國新增城鎮就業人口不僅沒有出現減少,相反呈現大幅度增加的趨勢,打破了所謂的奧肯定律,創造了中國奇跡。

  “優”最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從産業結構來看,三大産業産值增速呈現三二一的特徵。從區域結構來看,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快於東部地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從城鄉結構看,城鎮人口繼續平穩增長,城鎮化率平穩提高。從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看,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步提高。二是高技術産業增長速度快,産業結構升級加快。

   記者: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2015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一戰略舉措?如何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的良性互動?

  趙振華:實現經濟穩定增長,關鍵是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增長、品質、效率從哪來?只能從經濟結構調整中來。

  一是要辯證認識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係。調結構的前提是穩增長,沒有經濟的穩定增長就難以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企業利潤率攀高的時候,微觀經濟主體必然沒有調結構的動力,在既有的結構下企業仍能獲得很高的回報;當國民經濟低速增長,企業利潤率走低甚至虧損的時候,大量勞動力失業,政府面臨著增加就業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巨大壓力。只有在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時候,企業既面臨競爭壓力,不得不促進技術進步,政府促進就業壓力相對降低,才能夠形成調結構的政策環境。因此,我們需要在穩增長中調結構,在調整經濟結構中實現穩定增長。

  二是要有戰略定力。面對國內外紛繁複雜的因素,需要撥開迷霧,不為一時一事所困擾,著眼于長遠、著眼于全局。就穩增長與調結構來看,當經濟運作處於合理區間,沒有突破底限時,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的步伐,犧牲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換來經濟增長品質的提高也是值得的。不能因為經濟增長速度出現回落就驚慌失措,在宏觀調控中搞“大水漫灌強刺激”,為增長而增長。

  三是要促進科技創新。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的切入點是科技創新。一方面,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速度提高,關鍵是提高經濟增長品質。要實現在結構調整中的經濟增長,關鍵是實現科技創新,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同時培育一大批新興産業。只有新興産業發展的速度快於落後産業淘汰的速度,才能實現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科技創新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沒有科技進步和創新就談不上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落後産業的實質是技術落後。實現科技創新需要形成政府、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協同創新的機制,關鍵是通過市場機制把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連接起來,“企業出題目,科研院所給答案”,讓企業成為創新的真正主體。(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學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